切菜声比洪水声更响,榕江村民大厨房24小时不熄火!
小喇叭一响,榕江的村民提着菜刀冲出家门。这不是什么武侠片现场,而是榕江洪灾中最硬核的后勤动员令——“带上菜刀,来村委会帮忙!”
距离被淹的榕江县城9公里外的忠诚村,这次的洪灾害对这里影响不大,村里紧急设立了物资接收点,把整个村子变成了给救援人员提供一日三餐的“大后勤”。
就连村里70岁的老爷子也来帮忙了,老爷子讲,帮不上大忙,我就帮小忙,做饭总要有人吧,我做饭给大家吃,至少让大家干活不饿肚子!
讲到了这里真的是让人泪目!
大家都知道6月24日,第一波洪水吞没榕江城区,28日第二波洪水又杀回马枪,四万多群众又被迫转移。而忠诚村的四口大灶从早八点到晚十点火焰不熄,足球队啦啦队长陈大姐在群里一声喊,整支啦啦队变身炊事班。
灶台就是战场,锅碗瓢盆就是武器。这里每天火力全开,最忙的时候要炒出1.2万份盒饭!
炒菜的师傅们胳膊抡圆了就没停过,大铁铲在锅里翻飞,汗水混着油烟往下淌。
有人胳膊酸得抬不起来,勺子都拿不稳了,甩甩手,咬咬牙,又站回灶台前——他们心里就一个念头:前线的人不能饿着!
就在这片热火朝天中,一个身影格外让人心疼。杨玉碧,县城里开餐馆的女老板,趟着齐腰深的泥水,深一脚浅一脚地赶来了。她自家两个餐饮店全泡在水里,锅碗瓢盆、桌椅板凳都漂着,损失惨重。可到了这,她二话不说,抓起锅铲就站到了最旺的灶前。她锅铲翻飞的声音,她那句朴实的话,就是所有帮厨村民心里最响亮的战鼓:“一座城,一条心,一起赢!”
当古州北路物资点排起沉默的长队,当匿名捐款人“小小草”在登记本上郑重写下10635元善款,当空烈村扛来的盐袋堆成了小山,当肖赛能捐出的那头牛,变成碗里实实在在的肉……忠诚村的这几口大灶,烧的早已不是柴火,而是整个榕江抱团取暖的温度。洪水在村超球场留下半米厚的淤泥,淹没了绿茵,却冲不垮灶台前传递的那碗热饭!
这,就是榕江人写在泥泞大地上的答案:人心齐,灶火旺,再大的洪水,也浇不灭生活重新开张的那份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