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征丨张定贵 溯源!谁首次喊出“长征”?

群策群力工作室 | 2025-07-22 22:12

“长征”——这个镌刻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的光辉名称,您可知它是在哪里、在哪个历史瞬间,被首次正式提出的吗?贵州安顺学院教师、三级教授张定贵,在带领我们“读长征”时,揭开了这个意义非凡的历史时刻。

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行至习水县孔滩村,发布了《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 开篇提到,“我工农红军从江西转移作战地区,长征到川贵边地域……”。 这简短的一句话,标志着“长征”这一称谓的诞生,从此成为这场人类壮举最响亮的名字。

张定贵教授说到,红色文化的传承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我们的学生,从小在课堂内外,通过读物、影片等多种形式,浸润在红军精神的熏陶之中。他特别提到,长征途中,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红军部队就曾经过安顺市镇宁县的六马地区,在贵州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红色足迹。

这份历史的厚重,呼唤着当代青年的回响。张教授强调,今天的学生们,要走进红色圣地,亲身感受中国近现代史的脉搏,去主动传承那不朽的红军精神、长征精神。

在领读《雄关漫道——遵义战役》这本书时,张教授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习水孔滩村的那份布告,不仅是一份宣传文件,更是一个历史坐标,它宣告了“长征”名号的诞生,也昭示着红军坚定的信念和走向胜利的决心。

历史并非尘封的往事,精神需要代代相传。 张定贵教授在安顺学院发出诚挚邀请:让我们一同“读长征”! 在文字中追寻足迹,在历史中汲取力量,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份属于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