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未知场所|石金玲个人作品展
书籍点亮生活
让《领读者》带我们到达最远的地方
像一艘船,如一匹马
穿越时空,跨越山河
读书,读人,读世界

未知场所|石金玲个人作品展1
00:00 / -
未知场所|石金玲个人作品展2
00:00 / -
未知场所|石金玲个人作品展3
00:00 / -
未知场所|石金玲个人作品展4
00:00 / -本期节目由贵阳化纤厂艺术区纤维空间与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联合出品。
本期领读者:石金玲 职业艺术家
“像梦幻的海浪那样摇曳,我们的眼睛贪婪地永不闭合。”
不知身在何处,仿若梦境,又是现实。
是躲不开的蓝,也是一场斑斓的梦幻之旅。
本期观展:未知场所|石金玲个人作品展
未知场所|石金玲个展
艺 术 家:石金玲
学术主持:张建建
策 展 人:夏炎
展览执行:罗坤
平面设计:陈达宝
展览时间:2020.12.12~2021.1.10
学术支持 :贵州师范大学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地 点 :化纤厂艺术区
地 址: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24号
出 品 :纤维空间
化纤厂艺术家个展推介系列
石金玲,出生于贵州黎平。
2008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工作生活于贵阳。
“非人”:痉挛与嬉戏
——阅读石金玲的绘画
文/张 建 建
石金玲十多年来的绘画创作似乎表明着一种与众不同的路径。从开始几幅画了儿童乃至婴儿形象的作品,开启了通过场景叙事从而进入文学化的路径,画面的儿童是写实并且充分的写实的儿童肖像,不过这些儿童仿佛刚刚来到人间,他紧张而带有恐惧感的表情以及空旷却又令人紧张的环境把观看者带入到了对于画家自我表达的心境里面。艺术家的美学考虑从其开启的这个时刻就处在了以婴儿的眼睛其观察世界乃至以婴儿的视觉去发现人间的第一次表达。
🔼 偶遇 30X30㎝ 布面油彩 2014年
“太阳依旧照着白腿落进绿波里;那华贵而精巧的船必曾看见/一件怪事,从天上掉下一个男孩,但它有某地要去,仍静静的航行。”威斯坦.休.奥登《美术馆》这首诗描述的是老勃鲁盖尔画的《伊卡洛斯的坠落》这幅画,不过用在这里,似乎也可以用来描述石金玲是一个通过绘画而第一次观看世界的、亦如自我飞翔的伊卡洛斯那样的沉落在自己静悄悄的视觉世界中的艺术家。艺术家既是那一个静悄悄坠落的伊卡洛斯,可能也是那一艘静悄悄驶过绿色海水的古船。
🔼 蛇与少年 50x5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色彩与画面肌理的选择也将水的弥漫情态延伸到了他绘画中的诸多样式的空间这里,它们可能是夜色中的山林,也可能是巨大而空旷、严厉且整一的建筑空间,或许也是处在一些色晕渲染出来的莫名空间之中,哪怕是处在明确的小环境中的房间里面,一片浓淡渲染的蓝色,有时候随着角色的情绪而带来的趋向暗淡的色彩,在这里大约与心理学意义上的忧郁之抒情有关,因此我们也会在这些画幅这里感受到一种透明之中嵌入了怀疑情绪的表达。
🔼 某年某月某日NO.4 145x120cm 布面油画 2017
在那一片片浓淡而暧昧的蓝色或绿色的包裹之中,就像紧紧抓住礁石不放的那几个婴儿一样,它们都被眼前弥漫不止的蓝色浓雾,或者黑色浓雾所惊吓由此而幽灵一般停滞在这一片片浓淡雾霾之中。
🔼 三位白衣人 23x31cm 纸本水彩 2018
石金玲运用色彩绘制的这一块块蓝色的浓雾,在他的文学性表达当中大约是一种重要的选择。浓雾般蓝色空间中的静止的、抽搐的、和戏剧化的姿态,这些角色成为了我们时代情绪呈现的某种镜像。
🔼 后厨故事NO.1 31X23㎝ 纸本水彩 2017年
2017年的一组画幅中石金玲画了巨大而空旷空间中的一队穿戴防护服的角色。它们手持消毒喷雾器行走在,或者说是正在消逝在这些严厉的钢铁般的空间之中,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废墟状的户外空间,仍然是蓝色浓雾一样的渲染,队员们仍然处在莫名的消逝之中。石金玲画幅中许多角色濒临水池边缘那一刻的痉挛静止,其实也在隐喻着面对此番恐怖抽象的场景中人们的惊惧与恐慌。
🔼 事件NO.1 30X30㎝ 布面油画 2020年
当代艺术多种方案之中,既有抽象艺术那样对于绘画语言的爆裂重构,也有如波普艺术那样强悍地参与到拟像世界里面与之产生紧张,还有深邃冷静的或者顽强抒泄的那些既介入社会又自觉地祛图像化潮流,其中还有一种在绘画之中重新叙事化的趋势也静悄悄地展开在观看的场域之中。从古典绘画的文学性一直到当代的艺术叙事在各种艺术中的重现,叙事性其实一直没有消失,当其以超现实语言的方式,以形式化符号化语言的方式,当其以漫画式方式重新进入当代艺术之时,石金玲也参与到了这静悄悄的行列之中。
🔼 一根红线 35X35㎝ 布面油彩 2019年
除了我们描述的那些莫名空间的想象与呈现,石金玲的作品还常常呈现舞台空间以及空间中各种角色的表演性场景。在招贴画风格的剧场场景之中,或者动漫风格绘制的虚拟化空间之中,一些长颈鹿、斑马、老虎之类的动物出没在这些空间之中,像画给儿童的绘本,这些也只是预示着超现实特征的空间,像梦境,或者像某种杜撰的戏剧。后来这些动物又出没在另外一些无名空间之中,与人物角色交织相处。
🔼 少年的烦恼 60X50㎝ 布面油画 2015年
类似的角色还有如演员卓别林那样的人物,如杂技团小丑那样的角色,它们大都坦然而自在的出入这些空间。就像人类学告诉我们的那样,演员与小丑包括了参与表演的动物一样,在其扮演角色的时候它们大概也都是一种“非人”(Nobody或者Inhuman)。
🔼 两位小丑 26X36㎝ 纸本水彩 2020年
所以在我理解,画家在这里充满温情地描述了小丑、动物们以及像卓别林这样的扮演者,他可能出于直觉的想象,或许是某种理想主义式的童年再现,或许也是一种对于如浓雾一般蓝色现实的替代。
🔼 小丑与大石球 120X60㎝ 布面油画 2019年
当我们看到近年来石金玲画的《新古典》系列时,就会明白,在艺术家心灵世界里面,米勒、库尔贝作品中那些劳作时刻的人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原的人,除了对这些古典绘画中的人物形象的移用,以致敬于古典绘画大师之外,当这些角色被安排在画幅的空白空间之中,当它们的色彩被予以了我们时代的色彩处理之后,我们会被这些从古典绘画之中脱离出来而显得更为鲜丽的形象所感动。因为这些形象来之人类艺术史当中那些从来没有放弃表达人的本原的心灵世界。
🔼 关于新古典NO.8 50X60㎝ 布面油画 2019年
当渴望自由飞翔的伊卡洛斯坠落之时,就像溅落之地那艘静静的小船,石金玲默默地航行在令人恐慌的浓雾之中并且脆弱地轻奏着“非人”的抒情之音乐,他的画作,“像梦幻的海浪那样摇曳,我们的眼睛贪婪地永不闭合。”
本期领读者:职业艺术家石金玲,讲述他作品里的真实与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