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都压不碎的陶瓷杯出自这里,一年产值328亿!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福建德化的一家陶瓷日用品生产企业,每年要生产货值大约1.5亿元的陶瓷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其中,出口美国市场就要占比30%。从贸易摩擦开始以来,公司出口美国的订单下滑了10%。
陆升(福建)集团有限公司贸易部经理 林黎明:我们的对策就是增加一些一带一路的订单,今年的1到7月份与去年相比,菲律宾的订单同期增长50%,新加坡增长80%,阿联酋增长100%。
福建一家陶瓷企业
林黎明介绍,一般对新来的客人,他们有一套车压测试的方法,去展示产品的质量。一辆重量两吨左右的越野车被两台叉车前后抬起,四个轮胎下面,放置四个杯子。随着叉车放下,四个杯子完全压在轮胎下面,并承受住了整台越野车的重量。换上不同的杯子,都顺利通过了车压测试。
记者提出撤掉两个杯子,最后只剩一个杯子来进行测试,最后都测试成功。即使没有马上促成交易,总经理陆镇源也相信,通过这样一场测试,再给客人介绍产品质量,就顺理成章了,也必定会给客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车压测试
陆镇源介绍,很多世界著名的国际陶瓷品牌,实际上都是自己代工生产的。贸易摩擦下,竞争也越发激烈。陆镇源他们工厂的竞争优势在于,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足够丰富的产品种类。
12000多种新骨瓷和天然瓷等产品,已经牢牢占据了众多知名酒店的餐桌。但是贴牌生产的价格往往只有品牌商标价的十分之一。因此,早在十年前,他们已经开始打造自有品牌。尽管自有品牌推广起来更艰难,但利润至少能够翻番。
陶瓷产品
陶瓷产品工艺繁复,一个小小的盘子,要经过原料处理、灌浆成型、窑烧和釉烧等81个环节,光是球磨机研磨混合这道工序,就需要20小时,所有的原料都要磨到200目的细度,比头发还要细。制作完坯体之后,需要经过16个小时,13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才能最终成为一件质量上乘的瓷器。
德化陶瓷千年的工艺传承,让当地的陶瓷工厂大多都有自己的秘诀。
瓷器加工过程
每一件烧成的瓷器,还要经过数道检测的工序。整个工厂年产陶瓷1800万件,能达到出口A等品的,约为1500余万件。也就是说,良品率为83%左右。因此,去年以来,范灿明的首要任务,已经变成了提高良品率。因为每提升一个点,相应的会增加一个点的利润。
良品率,并不仅仅只在外观、硬度、强度等指标上,还要能够通过出口国家或者地区的认证。这其中,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加州65标准最为严格。铅和镉等重金属含量,是重点比对的指标。
陶瓷进行醋酸溶液浸泡
福建省德化县工业信息化和商业局局长温明源告诉记者,德化全县35万人,每2个人中,就有1个人从事和陶瓷相关的工作。仅仅雕刻工人,德化就有近两万人。想要制作任何陶瓷产品,只要给个图片,就可以在德化被惟妙惟肖的生产出来。传承千年的陶瓷技艺、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和完善的产业链,是德化能够成为世界陶瓷之都的基础。
雕刻工人
温明源介绍,在德化2018年328亿元的陶瓷产值中,出口约为220亿元。其中美国市场约占40%,在88亿元左右。受贸易摩擦的影响,预计将出现5%左右的下滑。然而,通过一带一路市场的开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预期将有20%左右的增长。
我国卫浴行业里的隐形冠军
让欧洲进入智能坐便器时代
当时,欧洲市场上几乎没有智能冲洗马桶。因为当地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欧盟规定智能马桶必须符合EN1717标准,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产生回流,污染饮用水。长久以来,就连日本的智能马桶都完全无法打开欧洲的市场。
然而,技术方案解决了,还要解决设计方案。如何把整个产品做得非常轻薄,还要保证顺利的出水。仅仅是为了将整个马桶盖板降低一厘米,方奕敏和他的团队,就耗费了两年的时间。直到2015年,这样的产品才正式进入欧洲市场。
恩仕卫浴(中瑞合资)集团首席技术官 方奕敏:在展会上,当场就拿下了最高荣誉,后面还接连拿下评选的奖,迅速撬开欧洲最大建材公司JC的大门。这意味着,欧洲正式进入一个智能坐便器的时代,这是日本品牌在欧洲努力了二十几年都没完成的事情。
卫浴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