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如歌,黔学千载《贵州教育·吟诵与黔学》专刊锓板付梓

《贵州教育》公众号 | 2023-06-04 17:08

编者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源:新华社)

在贵州,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各界纷纷学习与传承中华经典诗词歌赋和文化古籍;致力于让吟诵教学法重新回归中小学校的语文课堂,不仅让这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薪继火,更是一次新时代“美的教育”的实践与创新。经半年策划采编,《贵州教育》杂志推出《吟诵与黔学》专刊,全面梳理与深度挖掘传统吟诵与黔学研究成果。本网刊发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自古诗词皆吟咏!

《尚书》有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论语》有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经》的“风”来自15国的民风歌谣,“雅”为朝廷正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传之于声口,飞扬于音韵。“行吟江畔,形容枯槁”的屈原,先吟成《怀沙》《哀郢》《离骚》,后誊录于纸笔。流芳千古光耀万邦的唐诗宋词也是吟唱而来,李白说: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说: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白居易说:终日歌吟如狂叟……

中华经典诵读贵州播雅书院

百年历史的安顺凤仪书院,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私塾学山院遗址,老先生罗嘉登授业于此

吟诵是中国古人唯一的诵读方式和主要的创作方式,在中华传统教育体系中代代相传、口传心授、赓续至今、生生不息。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复兴;2018年9月25日,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印发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明确“组织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2023年3月27日,教育部、中宣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中指出:“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广泛深入开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得到切实加强……”

“美的教育”实践贵州播雅书院吟诵非遗传承人石行诵读经典

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诵读经典

贵阳市新世界学校学生吟诵诗经的千古佳句

在贵州,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各界纷纷学习与传承中华经典诗词歌赋和文化古籍;致力于让吟诵教学法重新回归中小学校的语文课堂,不仅让这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薪继火,更是一次新时代“美的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黔学彰显自信花溪区小学生在孔学堂开展吟诵活动

贵阳市新世界学校师生依平仄而吟诵

修文县久长镇驴坊村金桥小学师生晨读儒家经典

 “黔学”指古往今来与黔地、黔人、黔事相关的,以学术文化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之总称。光大黔学对于重建贵州文化形象,凝聚贵州人文精神,彰显贵州文化身份,提升贵州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专刊锓板付梓贵阳市小学生户外诵读传统经典

经半年策划采编,《贵州教育·吟诵与黔学》专刊锓板付梓。这是一本全面梳理与深度挖掘传统吟诵与黔学研究成果的专刊,以期外界重新认识贵州文化。贵州因地理空间远离华夏文明核心区域,曾被误读为蛮荒之地;其实,远溯东汉,中华文明的根脉,深深扎根于黔山秀水间;铿锵落板、气韵悠长的中华吟诵,被一代代贵州人口耳相传,历久弥新。

特殊历史机缘的眷顾,中华传统文化在贵州传薪继火、弦歌不辍;全省仍有上千名读过私塾甚至教过私塾的老先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文武周公、孔孟程朱之学延续至今的中国最后一批系统传承儒学、赓续华夏文脉的继承者和守望人。本期专刊将讲述他们的故事和风骨,本期专刊仍有很多初次见诸纸媒的图片和内容,敬请关注。

征订方式1:电话订阅

(0851)85966501

(9:00-17:00可拨打)

15180735397

联系人:陈西希

征订方式2:微信订阅扫码添加账号订阅

征订方式3:QQ订阅扫码添加账号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