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种梦湄潭”实践支队到贵州湄潭感受红色文化

2023-02-18 08:58

日前,清华大学未央书院“种梦湄潭”实践支队来到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参观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及贵州茶工艺博物馆。

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设置在湄潭文庙内,坐落于老城区中央风景秀丽的回龙山下。1940年,浙江大学全校师生西迁,几经辗转来到湄潭办学,将湄潭文庙设为大学办公室、图书馆及公共课教室。1990年起,设为“湄潭县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跟随讲解员的引导,清华学子们在“漫漫西迁路”“遵湄办学史”“竺公风德颂”“求是群芳谱”“今日求是园”“湄杭情意深”6个展厅,了解到“文军长征”的路线及浙大在湄潭的七年里湄潭县与大学的共同发展。其中,“牧羊教授”王淦昌的故事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队员们备受感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淦昌先生和妻子把家中的金银全部捐出,充当军费。王淦昌自幼体弱,前往贵州途中不幸感染肺结核。妻子吴月琴听闻羊奶可以治疗肺结核,便购买了一头奶羊。一家人非常珍惜这头羊,王教授上课时便一手夹讲义、一手牵羊。来听课的同学们理解老师的艰苦,也称王淦昌先生为“牧羊教授”。

支队参观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竺公风德颂”展厅

“一开始看到这张图片我感到很意外。虽然先前就知道王淦昌院士,但是知道了背后的故事让我对他更加崇敬。”实践支队队员高思源望着王院士授课的照片说,“这种艰苦条件下,王院士他们意志坚定、做出了很大的功绩,值得我们学习。”

由陈列馆向西北行驶两公里,大家来到了中国茶工艺博物馆。在印着时代特色标语的厂房中,实践支队成员们在红茶、绿茶初制、精制展厅中,参观了茶工业机具实物和复原的制茶场景。在讲解员的介绍下,队员们也了解到了这座旧址在历史中的伟大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作为中央实验茶场,是我国最早的探索工业化制茶的基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作为贵州省湄潭茶场,是共和国早期的八大茶叶出口基地之一,也是茶叶科研的生力军。展厅中陈列的不同展品,让实践支队成员沈芮熙很有感触:“虽然一直在贵州生活,但是这些机具都是我不曾见到的。它们按照原来制茶时的方式摆放,让我看到了那段茶叶科研、茶叶制作的进步史,那段湄潭人民不断探索钻研、精益求精的奋斗史。”

中国茶工艺博物馆展出的木构绿茶揉捻机具模型

“种梦湄潭”支队在“万亩茶海”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