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黔沿|2025年贵州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启动仪式暨“师生见面会”成功举行
2月22日,2025年贵州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启动仪式暨“师生见面会”在贵州科技馆举行。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厅等该计划成员单位,及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相关人员,导师、学生参加活动。
2025年贵州省“中学生英才计划”由贵州省科协、省教育厅主办实施,目的是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专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推动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
启动仪式上,播放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胡瑞忠,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周琦三位科学家的视频寄语,他们祝贺和勉励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活动主办方向导师代表颁发聘书、向中学指导教师代表颁发证书,学生代表向导师代表行拜师礼并互赠纪念品;贵州科技馆(贵州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相关人员介绍“中学生英才计划”发展过程、培养方式及贵州试点情况、取得成果、2025年进度安排等内容。
据悉,2025年贵州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周期为一年,设立化学、物理、生物、计算机、数学五学科,由来自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省级学会的38位专家,包括宋宝安、杨松、肖昕等担任导师,他们已获得教授、研究员职称及本领域领军人才,或获得贵州省教学、科研、科技类相关方面奖励的教学名师和专家为主;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有55名,来自贵阳市第一中学、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贵州大学附属中学、遵义市第四中学、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等学校,他们对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突出的科技特长。
开展此项计划后,负责培养的高校、科研机构、省级学会将充分利用培养单位科研平台和学术资源,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采取指定阅读书目、参加学术论坛、听取学术报告、指导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使学生真正了解学科发展方向、体验科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