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姚廷贵:“让消费者满意”是金沙酒业对品质的基本要求
1972年,姚廷贵进入金沙酒业,从源村酒厂开始从事生产工作。从制曲到制酒,他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撒下了汗水。1990年,姚廷贵升任副厂长,全面负责生产工作。他说:把好质量关,让消费者满意,是金沙酒业对于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严格管理,以传统酱香工艺为基本标准
民国初年,茅台酒师刘开廷受邀到源村义斋烧坊指导酿酒,传授正宗大曲酱香技艺,酿出的酱酒品质上乘,义斋烧坊迅速成为金沙源村最大的酿酒作坊。1957年,国营金沙窖酒厂成立,刘开廷受邀重回金沙,在他的指导下,金沙酒业生产工艺进一步优化,金沙回沙酒开始实现规模化生产。
姚廷贵进入源村酒厂后,便开始从事酱香酒生产工作,逐渐熟悉酱香酒的生产。对于生产岗位来说,酒的质量是评价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准。姚廷贵回忆道:“那时候从制曲到制酒,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如果执行不到位,就生产不出质量合格的好酒。”从下沙到出酒,对于水分、温度等各项指标的把控,姚廷贵很快就烂熟于心。
1975年,为了更好的酿造酱香酒,姚廷贵与同事被委派到茅台,深入学习传统大曲酱香生产工艺的运用,这一举措进一步夯实了金沙的酿造质量。
1990年,姚廷贵升任副厂长,全面负责生产管理工作,工艺流程管理和质量把控的重担也落到他的肩上,在他的带领下,金沙酒业的酱香白酒生产工艺越发完善,品质也越来越好。他回忆道:“质量上我们是以行业龙头为标杆的,所以在工艺上,金沙以传统大曲酱香生产工艺为基本标准,这样才能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上下一心,以厂为家砥砺前行谋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受外部大环境影响,金沙酒业发展陷入瓶颈。为了重新激活酒厂活力,金沙酒业管理层和员工一致决定,以厂为家,全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姚廷贵说:“那时候我们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点才结束工作,一是要确保生产有序推进,二是要把控生产质量,确保品质。”对于当时的金沙酒业来说,这无疑是企业发展中的一次大考,只有成功突破,金沙酒业才有生存空间。
在这之后,金沙酒业上下一心,排除万难,确保生产,成功突破瓶颈,随着金沙回沙酒在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企业重焕生机,为后来金沙酒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2007年,金沙酒业改制,姚廷贵调任生产部长。与此同时,金沙酒业产能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迈向万吨台阶。
坚守传承,以“让消费者满意”酿造品质酱酒
“从制曲到制酒,我们都有严格的要求,层层把关才能保证质量,兢兢业业才能酿造好酒,才能让消费者满意。”姚廷贵这样说。
酱香白酒酿造工艺复杂,流程繁琐,这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格按照传统大曲酱香白酒酿造工艺进行生产,是金沙酒业品质建设的先决条件。粮食的选择、制曲的要求、润粮的水分、上甄的时机……点点滴滴,都需要精益求精,才能确保品质上乘。金沙酒业始终坚守工艺传承,力求为品质建设提供保障。
翻开酱酒酿造的历史画卷,自民国初年开始酿造酱香酒,从义斋烧坊到金沙酒业,这是一代代人用智慧和心血,推动着它滚滚向前,并激励着后来者传承创新。如何能够在不同时期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这离不开一代代金沙匠人坚守传承,潜心酿造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