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贵州 | 古朴依旧的丙安古镇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3-11-23 09:00

贵州赤水的丙安古镇历史悠久。因不临近公路,少了许多外界纷扰,使整个场市基本完整保留了明清以来赤水河谷的古镇及水陆码头的特有风貌。临河的房屋,几乎全是建在河岸陡岩峭壁之上的吊脚楼,吊脚楼又多掩映于河边绿树丛中和芭蕉林里,为古镇披上一层原始的、神秘的面纱,具有独特的赤水河谷亚热带风光。

丙安是典型的川南黔北交界的古老场镇。三面濒临滔滔东去的赤水河,距河滩10多米高。东西场口有保存完好的古老的石寨门,寨门旁均有一株苍劲古朴的大黄桷树(榕树)。从上下寨至赤水河边的码头,沿崖壁修筑有宽阔整齐的石阶梯。场内仅有一条独街,街道平整,顺地势呈“S”型,宽3至4米,长约400米,街道由整齐的石板铺成。街道两边的房屋为木结构小青瓦屋面,房槍从街两侧伸向街心,使本来就不很宽的街道显得更为狭窄,站在街上抬头往上看,似乎给人一种“一线天”的感觉。

丙安古镇

从明清时候起,丙安一直是上下客商歇息之地。无论是从当时的赤水厅(县)城前往猿猴(即今元厚)、土城乃至遵义府城的商旅,还是从土城、猿猴(即今元厚)以上来厅(县)城乃至入川的客商,均在此住宿。因而也就使丙安场上客栈、饭馆、茶馆比比皆是,多数居民都以此为业。部份外来商贾也看中这一点,相继在场上开店,从事竹、木、茶、笋及蓝靛等山货生意。

1949年以后,随着川盐入黔的改道,丙安场逐渐失去了优势地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赤桐公路的通车,往来于古道上的商旅更日趋减少,往日热闹的场镇就此沉寂下来。也许正因如此,才使丙安保持着明清古镇的历史风貌,吸引人们去追寻、体验、感受那逝去的生活风情。

声音贵州 讲述贵州声音

展示贵州生态文明

宣传贵州乡村振兴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声音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