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读书会】围城内外的生活

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 | 2020-08-07 17:29

围城内外的生活

围城内外的生活

00:00 / -

在参加一档电视节目时,当有人问到马云最后悔的事是什么时,他竟然回答是创立了阿里巴巴。他说,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一次,他绝对不会选择同样的生活,而是要多一些时间陪伴家人。

这样一个被众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对于自己的生活,也并不满意。而他所后悔或厌烦的生活,却是另一些人的追求或梦想。

这正验证了一种关于当下情境的“围城”悖论,“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这种悖论,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围城》。

作品通过讲述四十年代留学归国的方鸿渐在爱情、事业、家庭等方面的经历,讽刺了人性的弱点和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道出了许多人生的哲理。

在这部伟大的小说塑造的消极遁世情绪之下,其实也在试图告诉世人,生活虽然艰难,但还是需要热爱它,珍惜当下才是消解虚无的解药。

倘若以严密的逻辑关系、善恶道义的苛刻标准去品读《围城》,无疑它是充满着小资情调的一本书而已。但就是这种种荒唐的事情凑在了一起,才拼成真正的人生。海归方鸿渐事业受阻、爱情失意、家庭不幸,其背后的社会现实和内心的彷徨,不见得只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缩影,恰恰是大部分人成长的无奈。

“围城”是对人生情境的一种概括,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一个死循环。钱钟书老先生以精妙的比喻、辛辣的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一批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而在这清醒和练达的背后,谁说不是寄托了他对于真实生活的善意呢?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那时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见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本期为你精读的主持人是刘畅。

刘畅,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主持人。她用声音构造一个充满故事的空间,时间的嘀嗒、屋檐落下的雨滴和一段故事,都想让你听到。流逝的岁月中,与你在书本里探访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好风景。

刘畅说:“似乎我们总是很容易忽略当下的生活,忽略许多美好的时光,而当所有的时光在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

让我们一起跟随《围城》这本书,走进真实的人生,去感受,去生活!

想要了解方鸿渐的人生吗?赶快扫码,加入领读者读书会,听主持人刘畅为你解读这本书。

截图到微信,【扫一扫】识别二维码,感受真实人生

【领读者读书会】是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发起的一个读书分享会。

经过长时间筹备,我们聚集了多位金牌主持人,从心理、眼界、沟通、认知、财商等十个方面,精选全球100本好书,助你全方位提升自己。

让你轻轻松松读透每一本书,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别人20年的阅读量。

​▲

截图到微信,【扫一扫】识别二维码,参与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