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困牛山村:村美民富产业兴 “两清两改两治理”成效显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5-11-19 09:07

自今年4月龙塘镇积极响应石阡县“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以来,困牛山村以红色文化为魂、生态治理为基、产业融合为翼,通过“三色赋能”与“134”工作法双轮驱动,推动乡村面貌与内涵同步提升。如今村庄道路干净整洁,红色标语与文化墙随处可见,村民幸福感显著增强。

龙塘镇困牛山村村民赵相清告诉记者,“从4月份开始,我们村里面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大家都觉得整得很好,也很满意。游客来了都觉得很舒服,我们大家住着也很幸福。”

困牛山村将“两清两改两治理”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创新打造“文明银行”,推行“积分存折”,设立“红黑榜”,定期开展卫生评比,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推动基层治理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共治”。

龙塘镇困牛山村村民任达江开心地说,“现在我们村经常开展卫生评比活动,我们都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自己住着很舒服。大家都在积极争取拿到我们村里面的流动红旗,评为卫生家庭。”

在生态治理方面,该村实施“绿满困牛山”行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建成“黑灰分离+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日处理污水超100吨,90%回用于农灌。

龙塘镇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鞠华国介绍道,“目前我们村生活垃圾实施分段收集、集中处理,每日收一次;污水治理有4个大型处理池,有60个小型的处理池,收集量每天达到100吨以上。此外,我们创新推行了‘一户一策’治理方案,采取‘政府补贴+村民投工投劳’模式,对村里破损院坝和入户路进行了平整。同时结合我们村的情况坚持‘三个同治’与‘三个同批’原则,开展改厕改圈工作,目前我们村已完成了330户改厕改圈。”

产业方面,困牛山村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步道+生态水系”景观带,发展“红色研学+农耕体验”旅游模式,并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机制,发展蜂糖李、甜柿等特色种植350亩。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6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7000元,全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以上。

石阡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润江对困牛山村的乡村治理工作进行了总结,“我县龙塘镇困牛山村立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推行‘134’工作法,将‘两清两改两治理’与卫生家庭建设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党建引领、文化铸魂、产业赋能的乡村综合治理路径,为全县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石阡融媒 杨佳 吕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