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5年第118期 总第494期)
一、央行等六部门: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费产业链上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费产业链上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通过“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满足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加大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政府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康养、文旅等消费重点项目和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领域。鼓励发行消费ETF等特色投资产品。
二、大商所整合优化交割相关规则。据《上海证券报》报道,6月24日,大商所发布《关于修改<大连商品交易所交割管理办法>等规则的公告》,对滚动交割、一次性交割等交割规则进行了优化,相关规则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此次规则优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在滚动交割和一次性交割中增加车板交割,各品种可在品种期货业务细则中明确是否采用车板交割。二是将每日选择交割并入滚动交割,生猪、鸡蛋、胶合板、原木四个原适用每日选择交割的品种,均适用优化后的滚动交割。三是统一了滚动交割的意向申报和配对规则,对所有适用滚动交割的品种,交易所均公布卖方交割申请中的地点和货物数量等信息,买方可根据交易所公布的信息申报交割意向,交易所按照意向优先原则进行配对。四是取消了铁矿石品种的提货单交割和纤维板品种的滚动交割。
市场人士表示,交割是连接期现货市场的纽带,交割规则是期货市场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制度保障。围绕适用性和实用性对交割规则进行调整,有利于保证交割机制顺畅达成、提高产业客户参与市场的积极性。本次交割规则优化,整合了每日选择交割和滚动交割,并统一了交割制度的内在逻辑、缩小了品种间的差异,更加便于市场理解和操作,而优化滚动交割意向申报和配对规则,提高了买方接货的便利性,体现了大商所“服务面向实体经济、创新紧跟市场需求”的工作宗旨。
三、学习时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医药企业的支持。6月25日,《学习时报》刊文指出,创新药不仅是医药领域的科研创新成果,更关乎国家发展的全局,加快创新药研发具有多重战略意义。优化资本市场和产业生态,构建可持续创新投融资体系。
一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医药企业的支持,继续发挥科创板、创业板对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融资的政策优势;对已上市创新药企业,支持其再融资募资用于新药研发。二是鼓励国有大型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进入生物医药领域,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对早期创新项目进行投资孵化,引导资本更多流向“硬科技”性质的原始创新项目。三是营造良好的产业孵化环境,在生物医药集聚地区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药物孵化器和加速器,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完善创新失败的容错机制,对创新药企阶段性失败给予合理的融资便利和政策纾困。五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收益分享机制,激励科研人员和机构持续产出高质量专利和成果。
四、银行间债券市场首单券商科创债发行。据《证券时报》报道,近日,中信建投证券公告称,拟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第一期)。本期债券基本发行规模为5亿元,附不超5亿元超额增发权,期限5年。本次募资将通过股权、债券、基金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这是首单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券商科创债,有效拓展了券商科创债的发行渠道。此前,券商的科创债发行均集中于交易所市场。有业内人士表示,券商科创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是一个突破,有效拓宽了发行主体的直接融资渠道,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灵活选择最匹配的市场进行融资。
五、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单!据《证券时报》《央广网》报道,6月24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发布公告,将于7月1日召开审议会议,审核武汉禾元生物IPO申请。根据该公司招股书申报稿,禾元生物拟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这意味着,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正式重启,且有了重启后的首个上会案例。据悉,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主要适用于产品技术复杂、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企业,目前已在生物医药领域落地,取得了积极成效。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将标准适用行业从医药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及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等,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包容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支持尚未形成一定收入规模的优质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是科创板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要体现。本次禾元生物宣告上会,充分体现了科创板对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的支持,进一步彰显了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将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