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贵州丨草木烧成灰,在食物制作中的用途值得歌颂

撰文:周之江 | 2024-04-27 10:58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烧草木灰,可说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传统农业习俗,但草木灰也可以是参与到某些食物的制作过程中,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皮蛋。

稍微年长一点的读者,也许曾经在家里自制过皮蛋,抄一段《中国营养科学全书》里的文字,“皮蛋(basified eggs)又称松花蛋、彩蛋、变蛋、泥蛋、碱蛋,是以清洁蛋为原料,经烧碱及食盐、茶叶、水等辅料和食品加工助剂(硫酸铜等)配成的料液或料泥腌制加工而成的蛋制品”。

所谓的“烧碱”,就要用到草木灰,这是普通鸭蛋或鸡蛋摇身一变而成为皮蛋的重要一环。甚至,贵州人给皮蛋还取了个名字,就标明了它跟草木灰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光绪年间,陈昌言纂修的《水城厅采访册》抄本的第四卷“食货门”里,就明确地记载说,“荍灰蛋,俗名皮蛋”。

草木灰如何用到皮蛋制作过程中,古人的记录也不少,比如,清代的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一书的卵之属里,就有“皮蛋”的条目,说是:“鸡蛋百枚,用盐十两。先以浓茶泼盐成卤,将木炭灰一半,荞麦秸灰、柏枝灰共一半和成泥。糊各蛋上。一月可用。清明日做者佳。”

另外,清代李化楠的《醒园录》卷下,“变蛋法”之条也说:“用石灰、木炭灰、松柏枝灰、垄糠灰四件(石灰须少,不可与各灰平等),加盐拌匀,用老粗茶叶煎浓汁调拌不硬不软,裹蛋,装入坛内,泥封固,百天可用。其盐每蛋只可用二分,多则太咸。”

某种意义上,掺入的草木灰,是使得蛋脱胎换骨的关键材料之一。而中国人的智慧,把草木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玩意,简直运用得出神入化,还是拿贵州的食物举例吧。

贵州人非常熟悉,也算是最常见草木灰食物,大概是灰粽子,我过去在“逛吃贵州”的专栏里写到过,由来已久,是很有些古老的吃法。

灰粽子

至于草木灰广泛应用的原因,至少有一条很容易理解,草木灰在经过浸水之后,可得到碱性溶液,在口感上有点接近于“咸味”。在短缺食盐的古代,这种天然使用碱不仅能够增加“味道”,还能极大地改变食物的性质。

比如,加入了草碱的面条。北方人往往不大能接受南方的“碱面”,而传统的“碱面”做法,就是从草木灰里提炼草碱,然后掺入湿面团里边,这样一来,原本筋性比较弱的南方面粉,也能够制作出更加劲道的面条来。至于面条里残存的那一点碱味,其实稍微加些醋就能中和。

还有一个贵州人喜爱的草木灰制品,叫做灰豆腐,它也有着因草木灰带来的神奇滋味。常见的灰豆腐做法,是把豆腐切块,先过油炸,再撒上草木灰。这样一来,豆腐会更疏松,而且更适宜长期保存,还因此添加了别样的风味。

灰豆腐

只是,在食用之前,要记得洗干净上面残留的灰。灰豆腐煮汤,特别吸味,甚至你会发现,也许因为这样的制作过程,豆腐本身也变成了灰色,成为名副其实的“灰”豆腐。

草木成灰,或者比不了蜡炬成灰那么伟大,所谓“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在中国古老的传统社会里,草木灰可肥田、可腌蛋、可加入米面……用途也不小,可惜歌颂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