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读字丨高考在即,“考”,考的是什么?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开始了!
“考”,可以见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定一个人的终身!那么,什么是“考”呢?
“考”是一个“耂”(lǎo)字头,下面一个“丂”(kǎo)。“耂”字头,代表“年长者”;那么,年长者和“考”有什么关系呢?“丂”又是什么意思呢?
图1:“丂”字的甲骨文
从甲骨文“丂”字的样子可以看到(见图1),一只手扬起一个锤子之类的东西,好像要敲打什么。现在,客家话里还将“丂”当“敲击”用,讲“击打”为“kao”,敲击人的头叫做“kao钉公”“ kao栽公”,敲桌子也叫“kao”,还有“ kao锣打鼓”等等。这些都是客家人保留古汉语用法的痕迹。
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巧”的本字。
《説文解字》:
巧,技也。
翻译成白话:巧,善于做工的技能。
那么,甲骨文的“丂”说的是什么技能呢?
图2:“丂”字甲骨文的简化版
再看“丂”字甲骨文的简化版(见图2),看着像钉头、像枝丫、像一挂香蕉掰的只剩下一根,好像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图3:战国文字的“丂”
而战国文字“丂”的样子(见图3),从外形看好像一根横梁上挂着一根半月形的东西。这让我想起了一种挂件“磬”(qìng)。
图4:灵璧石“磬”
灵璧石“磬”(见图4),敲击它会发出美妙的乐音,不同的大小、厚度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古人根据这个特性,还制作了大型的“编磬”(见图5)。现在好多出土的编磬,仍然可以奏出美妙的乐曲。古代贵族把“编磬”用于庙堂祭祀、婚冠丧葬、军事征战、宴享宾客等各种活动中,具有乐器和礼器功能。据考古研究,“编磬”的出现要比“编钟”早得多。
图5:编磬
在制作“编磬”时,需要先给每一个“单磬”正音,这个难度极高。要对每一块石头细细挑选,认真辨音,这就是“丂”的本义。
图6:“丂”字
由于“丂”结构简单(见图6),后来就被作为偏旁被各种字借用。所以,必须造一个新字来取代“丂”的意思,这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考”字。
图7:“考”字的甲骨文
那“考”为什么是个“耂” 字头呢(见图7)?
我个人认为,“耂”不仅仅代表年龄大,还应该代表有阅历、有经验,或者从事某项职业时间长。比如老师、老班长、老师傅等等。“耂”加上“丂”,就表示在“石磬”挑选、正音和制作方面有长期从业经验,能够准确地辨别、决策的意思。《诗经》里“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庄子 • 天地》中“金石有声,不考不鸣”,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而我们今天说的考古、考查、考证、考核、考试、考分、高考都是在这个意义上引申出来的。
图8:“考”字隶楷行草的不同写法
每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开始了,这是国家在挑选、辨别每个学子的“能力”,并以此来选拔人才。但是,这种考查并不一定是最全面的,对于结果不要太在意,毕竟,成功的路不止一条。
最后,祝广大高考学子心想事成,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