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黔”言·言之有理 | 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数”(下)
理论“黔”言·言之有理
“我听懂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这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给予的肯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贵州数字经济发展把脉定向,推动贵州数字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新、从新到快。而数字经济的纵深发展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破解领导干部“学数、懂数、用数、治数”短板,成为贵州推动数字经济再跃升的关键。
“学数”筑基 提升数字思维能力
“我每天都很仔细地看天气预报”,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重视气象数据的生动体现,也道出了气象与杂交水稻发展的密切关系,气象数据及其研究成果也为两系法杂交水稻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诸如气象数据之类的各种数据如同新时代的“石油”,既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也是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更是重要生产力。而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字思维,就是开采和利用这一资源的“钻头”,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懂数”明理 把握数字经济内涵
自“AI炼铝师”上岗后,遵义铝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可省下7000万度电,节约电费约4000万元。当前,贵州正发展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在省内24个重点行业、打造了近100个大模型应用场景,为千行百业装上“智能钥匙”、插上“数智化翅膀”。
“如何学好用好AI?”已然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做好的“必答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广泛学习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又要深刻理解“数据”——这个新型生产要素对生产关系的历史性重塑,还要透彻把握数字经济实则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这一核心要义,更要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促进数字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用数”赋能 推动实数融合发展
在第十九届贵州旅发大会上,“黄小西”AI智能体横空出世,它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深度整合贵州旅游资源,实现从行程规划到一键下单的完整闭环体验,为游客打造前所未有的智慧旅行体验。与此同时,新组建的“贵州省旅游数智化生态联合体”,更是我省旅游产业在数智化转型道路上的生动体现,贵州旅游也有望借助数智化东风,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
今天,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正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并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领导干部要强化“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治理、用数据创新”的“用数”能力,努力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治数”护航 守好数字安全底线
2025年6月,Cybernews研究团队曝光了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涉及30个数据库,共计160亿条登录凭证。7月,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诺奖得主杰弗里·辛顿表示:“这引发我的深切忧虑。人类已习惯作为顶级智能存在,很难想象被更高级智能主导。就像饲养虎崽作为宠物,我们必须确保其成年后不会反噬。”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日益凸显的数字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大领导干部必须要强化数字安全意识,始终绷紧安全防范这根弦,不断提升应对数字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要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要加强各方合作,更加注重共同治理,确保人工智能在造福人类上最终修成正果。
领导干部的心中有“数”,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以数据为驱动的治理观、以创新为引领的未来观。当“学数”成为自觉、“懂数”化为本能、“用数”成就实效、“治数”筑牢底线,数字经济必将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作者:唐文涛
导演:李江涛 张敬国
编辑:嫣 娴 邓培培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贵州行政学院
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
贵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