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丨镇宁农商银行: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守护百姓“钱袋子”
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今年6月以来,镇宁农商银行在全辖范围内持续开展了“金融知识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普惠金融,创新形式,精准发力,将金融知识送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村民手中。
基础普及更亲民:在营业网点开设“厅堂微沙龙”,利用电视机、广告机循环播放存款保险、反假币、征信、反洗钱、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等知识。为解决少数民族语言障碍,让少数民族同胞听得懂、学得会,我们少数民族员工通过布依族苗族语言向客户讲解。
信用记录关爱日:“以前听到‘征信’就发懵,现在晓得按时还贷款有多重要了!”在镇宁县打帮乡的集市上,刚听完农商行工作人员讲解的村民王大姐感慨道。镇宁农商银行工作人员针对农户关心的贷款与征信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耐心详细的解答。
反诈防骗更入心:结合近期高发的“养老投资”“刷单返利”等骗局,工作人员现场剖析案例,手把手教村民安装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活动期间,镇宁农商银行成功拦截电信诈骗2起。
普惠服务更实在:镇宁农商银行大力推广“黔农云”线上服务平台,对使用“黔农E付”聚合支付码牌的商户进行全天候全覆盖走访。针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和无营业执照但在镇宁辖区内从事李子经销的个人、辖区内农户,推出“乡村振兴贷、李享贷”等惠民金融产品。设立“绿色咨询通道”,为农户、小微企业主量身定制融资方案。
银校联动助学生:镇宁农商银行利用学校开展家长会期间,深入学校为学生和家长共同宣传反诈、反假币、反洗钱等金融知识,宣传农村虚假补贴等常见诈骗手段,并告知涉及资金电话,一律到村委、银行、派出所询问清楚后再决定,“老少新”等重点群体客户因金融知识储备不足、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成为易受侵害人群。镇宁农商银行将提升重点群体金融服务满意度作为重点工作,在适老化服务、青少年金融关爱方面有侧重地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切实提升重点群体客户的风险防范能力。
金融知识进景区:随着黄果树景区旅游旺季的到来,镇宁农商银行联合黄果树景区工作人员一起,将反诈指南化作“景区生存手册”,把信用建设植入“旅途文明公约”,让风险防范成为游客带回的“特色伴手礼”。在景区内,工作人员用“瀑布流量”比喻资金流动,揭示非法集资的“断流风险”;在休息区,以“景区黑导游”类比金融不法中介,唤醒游客的风险雷达。这种“旅游语言+金融内核”的跨界表达,让老年游客笑着记住了面对诈骗的“三不”原则——不听不信不理睬。当金融知识成为旅途中的“第二风景”,这场活动便超越了简单宣传——它让风险意识像瀑布水雾般自然浸润,使诚信观念如喀斯特地貌般深深沉淀。在这片5A级景区里,镇宁农商银行黄果树支行正与游客共同雕刻着另一幅“金融山水图”。
镇宁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普及金融知识、守护百姓“钱袋子”是一项长期工程。未来,镇宁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金融知识普及长效机制,将其融入日常金融服务中,努力为构建安全、稳健、和谐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贡献更大的农信力量,让金融活水更好地润泽镇宁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