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黄春燕:《我的珠穆朗玛》——于是,高山便不再寂寞
书籍点亮生活
让《领读者》带我们到达最远的地方
像一艘船,如一匹马
穿越时空,跨越山河
读书,读人,读世界

【黄春燕 《我的珠穆朗玛》】1
00:00 / -
【黄春燕 《我的珠穆朗玛》】2
00:00 / -
【黄春燕 《我的珠穆朗玛》】3
00:00 / -
【黄春燕 《我的珠穆朗玛》】4
00:00 / -本期领读者:黄春燕 贵州登山史上首位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女性
“你们为什么要去登珠穆朗玛?”
“因为山在那里。”
这是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留给后人的名言。
而黄春燕用阿多尼斯的名句“他埋头于遗忘的海洋,却到达了记忆的彼岸”来形容她的登山。
53天,8848米。
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攀登,这也是一次艰难与痛苦的抵达。
本期书籍:《我的珠穆朗玛》黄春燕
“当我们在这个很热闹的城市里,生活久了以后,可能或多或少会忘记自己的样子。当你走到山上,走一走,豁然开朗。”
——黄春燕
黄春燕, 国家注册登山运动员, 国家级运动健将,贵州登山史上首位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女性,贵州省登山集训队队长, 贵州省登山协会副会长,贵州省“三八红旗手”,贵州省妇女联合会“爱为她”健康大使, 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者推广大使, 北京红十字会事业突出贡献个人奖。
提到珠穆朗玛峰,你会想到什么?
世界之巅、海拔最高,还是地球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或许你还听说过,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是人类想要挑战极限的圣地。它亘古耸立,俯瞰世间沧桑,接纳了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的攀登者,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攀登梦。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珠峰上的雪莲花——著名登山运动员黄春燕的故事,讲述她与她的珠穆朗玛的故事。
当2017年5月22日凌晨,第一道曙光升起的时候,一位名叫黄春燕的女子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珠峰,就此,她成为贵州首位登顶珠峰的女性!
被问到为什么要登山时,黄春燕答道:“其实我登山已经登了很多年了,但是很少去跟人分享内心的东西。当有人问我为什么登山时,不同的人问我,我也有不同的回答。我总是在这个时候,是这样的想法,但到另外一个时候,我又是另外的想法。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我的思想也总是在变化。就是因为这些带着感情色彩的变化,促使我开始慢慢去记录一些登山过程当中的一些故事,特意不带感情色彩地去记录,不着急去发表自己的感想。我希望分享一些最真实、更生活化的东西给大家。比如拍纪录片,比如写登山日记。”
于是便有了这本书——《我的珠穆朗玛》。
从贵州山里的“叛逆少女”到创造纪录的“攀登者”。
1982年,黄春燕出生在贵州瓮安。“从小在山里跑,对山有感情。我登山的梦想最初萌芽是上中学的时候。那时候纯属于青春期的冲动,一拍脑袋觉得,人活着,要干点大事,比如攀一座最高的山。站在世界之巅,向全世界打个招呼‘嗨,我来了’。”
为了这个梦想,黄春燕走了整整十七年。
黄春燕从十八岁就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尽管是女儿身,但是贵州山里人赋予了黄春燕强健的体魄和对大山天生的热爱。她的足迹遍布二十五座高海拔雪山,创下了四姑娘山一、二、三峰带队连登的纪录。
2017年5月22日凌晨5时30分,黄春燕迎来珠峰攀登的最后一程——登顶。“一步两步三步,七步八步九步,三十步,五十步,一百步……我数着这段最庄重的步伐,在微微泛白的夜空下,站在了珠穆朗玛海拔 8844.43 米。挂好安全保护后,我转向北方,面向祖国,遥望此生最远的天际”。(珠穆朗玛峰有两种高度:登山者登上的是总体高度,尼泊尔等国采用的雪盖高是8848米,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为8844.43米,2010年起这两种高度的测量数据都被承认。)
凌晨6时50分,第一缕曙光刺破黑暗的时候,黄春燕和她的队友陈岩站在峰顶,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国旗。此刻,飘扬在白雪皑皑的珠穆朗玛峰上的这一抹红,填补了贵州省高山探险的空白。
从此,8848米成为了黄春燕的攀登记录,但她人生的高度,远不止于此。
珠穆朗玛峰,可能我们一辈子也去不了。
但翻开《我的珠穆朗玛》这本书,你可以跟随黄春燕的目光,去发现世界上最高海拔珠峰的美丽和魅力,在珠峰面前,人所有的顾忌、焦虑和痛苦,都显得无足轻重。
翻开《我的珠穆朗玛》这本书,你也可以跟着黄春燕的脚步,去感受攀登珠峰的惊心动魄,因为你迈出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决定生死,在生命面前,挑战也许需要被重新定义。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需要攀登的珠穆朗玛峰,那是一条叫作成长和爱的漫漫人生路。
本期领读者:黄春燕,听她说《我的珠穆朗玛》的创作故事。
(图文摘自“贵州人民出版社”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