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医生 | 《哪吒》母亲殷夫人的育儿经:陪伴与爱,塑造孩子未来

2025-03-06 13:46

今天的主角:李靖、殷夫人。和老版的哪吒不同,《哪吒2》中的李靖和殷夫人并未一味地指责哪吒,而是选择陪伴+信任+榜样作用+教育的模式来引领哪吒。其中,陪伴、信任和榜样作用远多于单纯的教育。

所有的父母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性,也都在认真地陪伴孩子长大。那么,什么样的陪伴是高质量陪伴呢?在哪吒系列电影中,作为父亲的李靖,沉着、冷静、有担当。他对哪吒的陪伴,更多是男性力量的体现,在哪吒成长中默默支撑着他。天雷劫时,李靖要求用自己一命换哪吒一命;在哪吒遇到难题时,和他一起面对;在哪吒困惑时,说出那句经典台词:“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这种力量型的父亲能给孩子传递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天塌下来,爹给你顶着,再难的事,爹和你一起扛。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青少年抑郁患者的父亲,他们的力量更多的是用来责备、批评,甚至是殴打孩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么唯唯诺诺,要么吹毛求疵。等到家属发现孩子出现明显的异常行为,带到心理科就诊时,孩子已处于疾病状态,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在心理科流传这么一句话:来心理科看病的,往往是家里病情最轻的。如果父亲的力量用来陪伴孩子、保护孩子、引领孩子,绝大部分家庭也就健康了。

哪吒的母亲,殷夫人,传递的陪伴体验就完全不一样了。和大家一样,小编在电影院看到殷夫人拥抱哪吒的画面时,忍不住哭了。母爱的含义在这一刻被完美地诠释。殷夫人是一位优秀、理想型的母亲,她对哪吒的陪伴,可以用三个词概括:温柔、体贴、奉献。“魔童”降世时,一句“别怕,娘在这儿”,就把母亲的温柔和呵护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在《哪吒2》中:“和你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娘永远爱你。”殷夫人从一开始到最后,都仅仅是温柔、体贴地爱着哪吒,陪伴着哪吒,最后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在中国文化中,母爱就是这样的;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母亲也是这样的。唯一不同的是,殷夫人从头到尾没有用这份伟大的母爱来亲情绑架哪吒。而现实中,青少年抑郁甚至成年人抑郁进行溯源时,都会发现存在家庭的各种亲情绑架,特别是母亲。小学时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经典语录:“妈妈都是为你好,妈妈能害你吗?”中学时给孩子报课外补习班的经典语录:“妈妈都是为你好,你要认真学,不然妈妈不白花钱了?”高考填志愿时软磨硬泡让孩子按大人的意愿来填:“这些你不懂,以后进入社会怎么办?妈妈还不是为你好。”最后长大的孩子发现,自己的人生选择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更关键的是,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自己不知道,因为从小到大都是被大人选择的。母爱是这个世上最为温暖的东西,用好母爱呵护好孩子就足够了,别让孩子感受到母爱的负担。

父亲和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做的东西其实不多。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效能的关键不在于角色分工,而在于能否形成教养联盟。就像李靖夫妇的默契配合:当殷夫人用情感共鸣安抚哪吒时,李靖同时进行风险评估,构建安全边界。这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协同作用,恰恰印证了温尼科特所说的“足够好的父母”的本质——在60%的确定感与40%的探索空间中,让孩子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建构。下一期,将继续和大家解析哪吒父母的亲子教育之道。

撰文: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精神科(心理科)医生邹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