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驱动 创新领航——第十届“中欧思创会”经济论坛在贵阳召开
7月17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第十届“中欧思创会”经济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各行各业的中欧校友、贵州企业界代表、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约300人齐聚一堂,以“数智驱动 创新领航”为主题,共同探讨在数智化浪潮下,企业如何把握战略转型先机。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战略学教授张维炯出席并致辞。他们表示,中欧国际商学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全球领先的管理课程体系、差异化的论坛活动及优质校友资源,为贵州企业管理者持续赋能,助力贵州巩固数据产业优势,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数字时代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现场致辞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战略学教授张维炯现场致辞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陈威如与中欧校友代表徐昊围绕“数字化重构企业生长焕发新生”展开深度分享。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陈威如现场作主旨演讲
陈威如教授深入剖析了数智时代企业转型的核心逻辑,提出“产业叉乘”的概念与“看十年,谋三年,干一年”的实践框架,并结合多个行业案例展开详细阐述。
他强调,数智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对行业价值、业务模式、组织能力的全面重塑,需以长远战略为指引,通过阶段性落地实现“数智重生”。
中欧校友徐昊分享了大数据推动产业变革的底层逻辑,他认为,数字经济显著发展的核心原因在于技术创新、数据赋能、产业融合。技术革命性突破使得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数据基础制度密集出台,数据资源产量持续高速增长,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持续提速提质;网络基础设施更加泛在智联,算力基础设施进入“快车道”,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
中欧校友徐昊分享大数据推动产业变革的底层逻辑
在“企业数智协同的增长驱动力与破局点”圆桌对话中,中欧校友企业家代表结合行业实践各抒己见,碰撞思想火花。
圆桌对话,中欧校友企业家代表结合行业实践各抒己见
校友代表冯勇认为,未来个人数据治理空间的建立是重要方向,个人可授权数据使用并获得回报,同时,看好贵州作为国家大数据中心的试点潜力,通过制度与政策创新,为数据流通创造试错空间,推动数据从“沉默矿产”变为可交易资源。
校友代表方正指出,数据隐私保护需依赖立法与执行,脱敏技术已经成熟但需规范应用。数智化转型,处方外流等模式的障碍主要来自政策壁垒,部门间数据不互通导致重复医疗等问题。他希望推动政策打通与法治化,以实现医疗健康数据的有效利用。
校友代表穆陈分享了通过用户画像分析和情绪需求挖掘,定制爆款旅游产品的实践经验,深入探索“文旅+百业”跨界营销模式,针对行业淡旺季资源分配痛点,通过建立产品库、预售制与动态定价,平衡服务承接能力,提升利润空间,以数智技术重塑文旅生态结构。
校友代表臧奉江表示,企业转型核心是通过数智化手段提升客户体验,实现降本增效与新业务模式开拓。强调团队能力与战略共识的重要性,认为相关技术可依托贵州大数据产业优势获取。当前,集团正推动“人、车、生活”数字化平台建设,深度挖掘汽车后市场潜力,结合线上线下服务,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汽车服务生态,引领汽车新生活。
第十届“中欧思创会”经济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贵州企业提供了数智化转型的宝贵经验和启示,也为推动贵州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