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 | 中秋、国庆佳节食源性疾病防控提示

大健康事业部转载自贵州疾控 | 2023-09-30 10:34

中秋和国庆佳节,是我们重要的团聚假日,亲朋好友聚餐、外出旅游、购物娱乐等活动将明显增多。贵州省作为近年来旅游热度较高的省份之一,人流量将显著增大,将迎来消费高峰。为保障公众食品安全,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美好的节日,贵州省疾控中心根据近年来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近期发病趋势,特作以下提示:

 一、采购食品要“谨慎”,选购牛羊肉要“正确”

消费者应尽量到规模较大、信誉较好、食品质量把关较严的正规商店、超市、农贸市场选购食品,包括牛羊肉和内脏及其制品。不要购买、加工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要贪图便宜购买私屠滥宰的肉类,谨防购买到不安全食品;不要购买路边摊或流动摊贩售卖的食物。尽量采购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同时关注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拒绝感官异常的食品。

 二、外出聚餐要“正规”,家庭聚餐要“节制” 

外出聚餐时应选择食品卫生条件好、营业证件齐全的餐饮单位。家庭聚餐制备食物时,一是要注意清洁卫生。勤洗手、使用清洁的水、盛装容器/厨具和操作台要清洁;二是要做好生熟分开。加工和盛放生、熟食品的厨具和容器(如:菜板、菜刀、碗、盘、盆、筷等)必须分开,使用完后要及时清洗消毒;三是要做到烧熟煮透。加工禽、肉、蛋、奶等食物时要充分烧熟煮透,冰箱中取出的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和身体抵抗力降低,增加急性胃肠炎、慢性肥胖和“三高”风险。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酸汤子、吊浆粑等发酵面米制品。不生食淡水水产品,生食深海水产品也应谨慎。不要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及其制品加工制备药膳、药酒。不饮用来路不明的散装白酒。

 三、旅行携带食品要“安全” 

外出旅行尽量选择适宜常温保藏,不易腐败变质的预包装食物,散装即食食品最好在2个小时内食用完,可以携带一些苹果、橘子等果皮较为硬实、储存时间较长的水果。谨慎购买、携带、邮寄真空包装的“三无”(即:无生产日期或保质期、无厂名、无厂址)肉类食品。

 四、野生菌美味要“慎食” 

由于今年气温较高,降雨量丰沛,我省毒蘑菇中毒事件明显多于去年同期水平。目前还没有简单易行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民间流传的一些辨识野生毒蘑菇的方法和经验并不靠谱,所以特别提醒大家在外出游玩时不采、不买、不吃来路不明和不认识的野生蘑菇,谨防中毒。

 五、出现不适就医要“及时” 

 进食后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需立即采取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就近医治。如果多人在餐饮单位因进食后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同时建议留存进食后剩余的可疑食品或者提供索要/保留的相关票据,以便溯源调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