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专访丨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郑阿军:布局储能 迎接新能源时代

2023-02-18 18:31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2023年能源技术展望》称,全球能源领域正处在一个“由技术引领的新工业时代的曙光期”,如果各国可以全面履行减排目标和气候承诺,到2030年,清洁能源制造业的整体价值将超过目前水平的3倍,同时还能创造数百万个就业岗位。这段时间,围绕构建清洁能源制造业全产业链,不少国内风电、光伏新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和行业新秀聚集在了“贵州屋脊”威宁,贵州如何抢抓机遇推动绿色发展?企业将在贵州有哪些发展计划?记者专访了部分企业家。

(图)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郑阿军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光伏逆变器、储能、储能变流器等产品制造,2015年到2022年连续8年入选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

“我们的优势就是产品技术,可以支撑我们到任何地方去投资,而我们看重的是能否可持续发展。贵州‘十四五’新能源规划的3100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和108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容量。除此之外,在前期调研中我们感受到贵州的营商环境非常好,各级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与专业布局,让我们看到长远发展的可能性。”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郑阿军在采访中表示,目前计划在威宁总投资约500万元,预计2023年到2025年能实现3GW的逆变器产值和2GWH的储能集成,总产值达到35亿元。

(图)项目达产后可具备逆变器1GW/年,储能系统500MWh/年的产能。

郑阿军介绍,电力系统在能源转型中将起到核心作用,而通过储能技术实现削峰平谷,是解决光伏发电稳定性问题的关键。

“储能项目的布局也是我们发展重点之一,一个亿的光伏至少在配套储能可以做10个亿的产值。”郑阿军告诉记者,去年年底,贵州毕节“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明确了要按装机容量10%配置储能装置,科华也拿到了贵州区域的储能设备订单。

“目前位于紫云县的独立储能电站已经开工建设,5月底我们要完成设备交付,这使得我们迅速调整了投产计划。”郑阿军说,最开始规划是先上一条逆变器产线,作为光伏组件项目的配套。因为项目落地的时候贵州还没有出台储能政策,当时看到了巨大的储能市场前景,但是预判光伏逆变器市场更成熟。没想到去年底就拿到了储能订单,现在两条储能产线正在加紧投产,这说明贵州省的政策紧跟市场是很快的,对企业在贵州的投资就更有信心了。

郑阿军认为,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深度整合,而如今聚集威宁的都是全国性企业,可以探索形成产业联盟,发挥每家企业在全国甚至海外资源优势,形成更大的竞争合力。同时不断突破储能技术等难关,探索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