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公园式商业综合体?

动静原创 | 2022-02-10 10:09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大量的商业空间已出现同质化的问题。“为消费而消费”早已不是人们消费的唯一目的,如今的消费者更愿意为体验、服务、环境,或情怀而买单。

传统的消费场景已不再适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尤其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除了消费需求还新增了健康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以生态化情景式、体验式、带入式消费为特点的“公园+”式商业或将成为未来商业的一大趋势。 

喀斯特城市广场是贵阳首个公园商业地产项目,现如今的CC PARK 就是典型的“地下商业+地上公园”格局,除此之外,即将开业的黔中天阶万达广场也是贵州首家共享主题空间“天空之境”、平行空间网红打卡圣地为一体的潮玩休憩地标“屋顶运动公园”。

其有别于传统的地产开发模式,在土地取得、开发过程及收益获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可操作空间,将公园资源、房地产、主题商业有效结合起来,突破了单一房地产的概念,充分整合了地产产业链。

公园和购物中心都已经由来已久,有着各自的诞生缘起和城市角色,因此诞生了室内商业+公园和室外公园+商业两种完全不同的公园商业融合形式。

室内商业+公园模式的特征是在商业场内融入公园元素,打造类公园的场内特色区域,本质是令场内区域具备公园功能,常见的有以美陈为主要内容的景观街区、模拟自然资源的观光区域,一定程度上可以算作室内空间室外化概念的新产物,比如重庆光环购物公园。

重庆光环购物公园

室外公园+商业模式多见于国内的小体量商业更新项目,其特征是在公共区域的更新改造中,规划出商铺,本质是为公共公园融合商业功能,实现休闲与小消费的客流兼容并存,充分将已有的公园资源加以利用与激活,比较知名的案例有开创了日本SHOPPING MALL全新业态的日本博多水城。 

日本博多水城

公园商业因其独立的公共区域,很容易形成街区式布局,但其情景式、体验式、带入式的特征仍然有别于街区商业,比如公园商业以景观见长,在实现了节约土地开发的同时,更能在公共区域中通过商业设施的精致设计和布局,建造出与其氛围相应的特别景观;公园元素可以结合场内消费者的实际行动轨迹做出设计,利用动线秩序感为消费者制造动线记忆点,延长动线与游逛时间;在封闭的盒子或是喧闹的街铺中,总有因空间限制带来的体验上的遗憾,公园元素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塑造空间新体验。 

从目前国内外的公园式商业发展来看,当下公园式商业依赖的还是地缘性客群,室外公园+商业面临的直接问题是如何将休闲式客群引导至自身商业,而室内商业+公园则是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产生足够有吸引力的内容发挥公园元素的独特价值。

伴随着商业同质化与日俱增的同时,公园式商业模式也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客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