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空间·幸福中国+|《贵州文库》 @好书纪

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之声 | 2022-10-01 18:50

《贵州文库》是贵州省重大出版工程,由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该项目旨在系统发掘贵州历史文化资源,通过顶层设计和规划,形成贵州历史文献的经典集成,以推进贵州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播,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 

贵州历史文化和多民族文化藏量丰厚,自秦汉以来产生了一批文献遗存,特别是明朝初年至贵州建省至新中国成立的近600年间,积累了丰厚的文献和文化典籍。

贵州全面启动《贵州文库》编辑出版工作,收录了贵州这片热土自有人文发轫以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经典文献,以精装点校、精装影印和线装影印三种形式进行出版,并将出版的所有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化,是收录和整理贵州古籍文献(包括少数民族文献)的大型丛书,这是建省600多年来第一次。

贵州省山高水远,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孕育过古人类;文明时代,涵养了各民族。文化多彩,绚丽独特。各民族生聚于斯,敬畏自然,和睦相处,富于智慧,并留下珍贵文献。

少数民族口传文献如《亚鲁王》《安王与祖王》等;刻画文献如《侗族古法十二条》《雷公坪石刻残片》等。此外,各民族或用自创古文字,书写《宇宙人文论》《正七经》等;或借用汉字,书写《贾理》《占堆多堂》之类。

就贵州而言,《贵州文库》既要取先行各省之优点,又有贵州本土之特色;既征汉族典籍,又采含少数民族文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为时限;科学规划,精抉细择;标点校勘,简体横排;遴选珍善版本,原样再造;另择文献价值高、亟须保护性传承的文献,影印保存;同步建立“贵州古籍数据库”等。

《贵州文库》专家组组长、总纂顾久说:“我们系统整理贵州建省600年来历史文化文献资源,形成本地古籍文献经典集成。打造的标准只有一个:回望前600年,不负先贤;展望后100年,无愧后人。”

历时5年之久,《贵州文库》(一期)编纂成书,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既有资政资治价值极高的地方史志和研究贵州社会生态的学术著作,也有体现贵州人文精神的诗文集子,较好地呈现了贵州历史文化的多样多彩和古籍文献的丰厚藏量。

首批10种53册《贵州文库》首发于2017年底。包括精装点校本:《碧山堂诗钞》《贵州苗夷社会研究》《花溪闲笔·贵州民政十讲》等7种4册;线装影印本:《大定府志》《莫批施注苏诗》等3种49册。

2018年28种92册图书问世。包括精装点校本:《嘉靖贵州通志》《苗族调查报告》2种3册;线装影印本:《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黔诗纪略》《历代黔贤传略》《抚黔奏疏》《亲属记》《黔书》《永城纪略》等10种55册;精装影印本:《民国独山县志》《民国贵定县志稿》《民国黄平县志》等16种34册。

2019年出版图书共计14种94册。包括精装点校本:《黔诗纪略后编·黔诗纪略补》《家荫堂汇存》《平黔纪略》《小芳园诗稿》《陈灿集》《陶楼诗文集》《望眉草堂全集》等10种19册;线装影印本:《阳明先生像册》《聊斋志异新评》《笋香室日记》3种43册;精装影印本:《民国贵州通志》1种32册。

2020年出版图书54种175册。包括精装点校本:《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陈钟祥集》《潘氏八世诗集》等5种4册;线装影印本:《乐嘉荃日记(外五种)》等7种149册;精装影印本:《洵美堂诗集》《黔南六家诗选》《学道堂诗集·朵园续钞》等42种22册。  

《贵州文库》深入发掘了贵州的地方人文精神,再现了贵州的历史样貌,细致罗列了贵州的物产与风俗。《贵州文库》的整理编撰,能够将这些承载着地方人文精神的文献,系统地呈现出来,为学者乃至大众读者接触利用地方文献,提供了有效途径。 

随着《贵州文库》(一期)的完成,2021年,《贵州文库》(二期)出版工程写入我省“十四五”规划。

据了解,《贵州文库》二期出版重点将以明代、清代为主,重点做好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全集、丁宝桢全集、朱启钤全集等;加大对贵州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编辑出版力度,彝族、水族、布依族、苗族、侗族等汉字、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献;编撰出版涵盖《贵州文库》内容精华、反映贵州历史文化核心精神与特色亮点的简明读本。

《贵州文库》二期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出版图书400余种(册),并同步推进《贵州文库》数字化和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实现贵州古籍文献的传承保护和交流共享。

文本参考:贵州日报 《贵州文库》:集黔地经典 奏多彩华章    

记者 赵相康 向秋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