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新能源产业工人的幸福指数

2025-01-22 16:32

随着“六大产业基地”建设的纵深推进,贵州工业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在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当地的老百姓就因为全省第一条光伏组件生产线的落地,成为了有钱赚、有技能、离家近的新能源产业工人们,日子愈发有奔头,今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早上8点,在威宁一家光伏组件生产企业担任包装班长的张勇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曾经在浙江等地打工了10来年的他,一直希望能在家乡有份稳定的工作。如今,他愿望成真了。

“19年在衢州工作,小孩把手摔骨折,但是当天的机票也没有,动车没有,坐火车接近三天,到家的时候过去4天了……”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包装班长张勇回忆道,“2023年听说在贵州威宁开了一条新的生产线,自己家门口能上班,非常很激动,第二天就跑到公司面试。现在从公司到家40分钟,月休4天工资能拿到八九千,真的很欣慰。”

看中“阳光之城”的“风光”资源, 2023年,贵州首条光伏组件生产线落地威宁,去年,项目二期建成投产,也给了张勇更多的信心,他叫上妻子蒋路,通过培训考核,顺利上岗。从在家待业到拥有一技之长,蒋路的幸福指数满满。

“跟工作有关的,我能用得上的我都要去学一下,自己挣钱自己花,更独立一点。上班有个伴,下班有个伴,打电话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看看爸爸妈妈都在一起。”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一线操作工蒋路说。

目前,全厂共有400多名员工,像张勇和蒋路这样的威宁本地人就占到了85%。

“2023年开始筹建时,员工上班都是骑着电瓶车,现在基本上都换了4轮小轿车。未来在贵安新区会补充将近 100人,会考虑退伍军人、职业院校,通过提供就业,提升员工的生活幸福感。”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兆选告诉记者。

同时,企业还与威宁合作,共同打造集风、光、储全产业链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园。

河南人董伟光从安徽的光伏龙头企业来到贵州,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市场。“一道新能在西南片区只有这一家光伏制造企业,2025年的订单量已经排满了。”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主管董伟光告诉记者,“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车间,员工离职率很低,幸福感很强。”

去年,企业年产值突破了10亿元,产业发展“追风逐日”,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也迎来了他们的新生活。

“以前没工作收入,老说我无业游民。来这边工作,稳定了之后没多久我就领证了,幸福生活已经开始了。”班长朱启燕说。

工人陈红艳回忆起过往提到:“公公走了,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特别遗憾,回家了我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多陪一下他们。”

生产主管董伟光则学起了贵州话:“‘拐了’、‘天菩萨’,因为一个新的工作融入了一个新的环境,考虑在这里买套房子,做一个新的威宁人。”

毕节台 王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