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飘香·传唱经典丨孔学堂诗韵文化时间——黔文物语·书写“颐和园”的贵州人
古韵飘香·传唱经典
———————————————————————
黔文物语
书写“颐和园”的贵州人
颐和园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与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为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题写匾额的书法大家则来自贵州,他名叫严寅亮。
严寅亮
严寅亮是清末民初贵州著名的教育家,又是全国享有盛名的书法家。他一生从教,精于书法,在贵阳,在贵州,乃至全国,都有相当的影响。
严寅亮(1854~1933年),字弼臣,号剩广,曾署名碧岑、阳坡山民、阳坡居士,贵州省印江县人。他出生于印江县城南十里阳坡一个耕读世家。幼年读私垫即好习书法,乐而不倦。他14岁在家书寿匾“竹筠松茂”四字,惊动四邻,从此,乡人来求书者不绝。光绪十五年(1889年),已经35岁的严寅亮才考中举人。第二年他奔赴北京,先习业于国子监,继授馆(即教私塾)于某侍郎家,不久考中清廷宗室官学教习,兼国子监南学斋长,继续深造经史训话之学及诗古文辞。此后,他曾数度参加会试,均未得中,从切身遭遇体会到清廷腐败,科举考试误人,于是下决心回到家乡教书,服务桑梓,将满腔救国抱负寄托在培育后辈的工作中。
严寅亮雕像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严寅亮从印江来到省城贵阳,主讲贵阳正本书院。次年应邀到铜仁,主讲铜江书院,由于他博学多识,教学认真,备受学生尊重。他在铜江书院执教三载,桃李遍及黔东各地。
颐和园匾额(严寅亮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北京颐和园修建竣工,负责监工的亲王征求书写匾额“颐和园”三字,当时京城善书者众多,各大翰林争相献书,慈禧太后看后都觉得不满意。这时恰值严寅亮在京授馆(即在北京教私塾),经人推荐亦参加应征。严寅亮素来钻研书法,远学王羲之,多年临帖,又得汉、魏、晋、唐书法大家精髓,遂以行楷相融变化写出“颐和园”三字,满朝书法大家都啧啧称赞,慈禧太后也极为欣赏,于是命他书写颐和园内殿堂、楼、阁各处匾额十八方,对联二十三副。消息传出,北京书法界闻之大震,一时严寅亮驰名海内,登门求书求教者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