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商论道】这个百年老字号为何如此“年轻”

经济广播 | 2020-10-16 18:54
点击收听

点击收听

00:00 / -

“立经济潮头 谋贵州发展 论贵商之道”

——贵州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贵商论道》

贵州经济广播FM98.9播出时间:

每周三、五 10:00-11:00 首播

每周六、日 10:00-11:00 重播

每周一至周日 17:00-18:00重播

贵州成有王记善沅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前身是百年老字号名店“王记冰杨梅”,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贵州青岩。“王记冰杨梅”发端于1907年清朝光绪年间,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04年,第五代传人王成有将“王记冰杨梅”更名为“成有王记冰杨梅”并注册商标。2007年,被评为“百姓最喜爱的青岩美食”。2016年,“成有王记”商标被授予“贵阳市知名商标”。

疫情之下,“成有王记冰杨梅”的海外订单翻了10倍,国内销售上升30%;年初的疫情让景区和餐饮暂停,该品牌迅速更换渠道,仅用7天时间铺完了沃尔玛在中国的400多家店,以及永辉、河马等生鲜及新零售。“成有王记冰杨梅”推出故宫联名款,让贵州文创饮品走进600年殿堂;打造海底捞联名款,让贵州味道酸甜天下。一间房、一个人、一口锅的小作坊,让“王记冰杨梅”酸甜了百年光阴。从小作坊到生产、储藏、物流全程可追溯的智能工厂,“成有王记冰杨梅”只用了4年。未来几年,该品牌将力争成为国内杨梅饮品“第一股”。怎样在传承中坚持?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呢?《贵商论道•这个百年老字号为何如此“年轻”》寻找答案!

【节目主持】

贵州公共频道《百姓关注》主持人 建冲(右)

贵州经济广播主持人 易雯(左)

【特邀嘉宾】

贵州成有王记善沅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成有(中)

问:受全球疫情的影响,今年的外贸增速整体有所放缓。“成有王记冰杨梅”的海外订单却翻了10倍,怎么做到的?

王成有:首先,公司在2019年就有计划让品牌国际化,引领贵州的民族品牌走向世界,于是在世界各国注册了商标;其次,2019年5月10日“中国品牌日”当天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广场大屏上做了广告,2019年的9月,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民族品牌全球推介大会”,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使馆的领导的支持,帮助我们在国际上推广;第三,我们参加了很多展会,收集了很多客户资源,为今年的海外订单翻10倍打下了基础。

问:国内的杨梅饮品竞品林立,为了销量,疫情期间大家都在网上猛打广告。“成有王记冰杨梅”一分钱广告费没花,电商销售却上升了30%。怎么会这样?

王成有:我们公司对线上的销售非常关注,价格管控严格,因此吸引了很多小电商卖我们的产品;另外竞品在线上直播卖货,吸引年轻消费者上网查询酸梅汁,看见我们排名靠前,自然而然就选择了我们,也就是说竞品反而给我们做了广告。

问:年初,在景区、餐饮暂停的那段时间,“成有王记冰杨梅”迅速调整战略,7天时间就铺完了沃尔玛在中国的400多家店。不仅如此,还推出了“成有王记冰杨梅”故宫联名款、海底捞联名、网红餐馆联名等,下一步还将发力做全国各大连锁餐饮联名款。王总看中联名形式的原因是什么?

王成有:一是为了提升企业的产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寻找更广阔的空间,发现更大的市场。

问:“成有王记冰杨梅”一路狂奔。刚开始是“让全青岩人喝上冰杨梅”,后来变成“让全国人喝上冰杨梅”,现在是“让全世界人喝上冰杨梅”。同时,“成有王记”还正在准备IPO,打算做中国杨梅饮品“第一股”。

回顾“成有王记冰杨梅”的历史,从1907年,清光绪年间开始,王成有的祖辈就在青岩古镇熬煮、售卖杨梅汤。一间房、一个人、一口锅,一熬就是100多年。到了2004年,“王记冰杨梅”传到第五代。从名称开始,就此拉开了变化的序幕。“王记冰杨梅”改成“成有王记冰杨梅”,为什么?

王成有:当时我们在注册这个品牌的时候,因为“王记”注册的品类太多,导致我们注册不下来,商议之后就决定用我的小名“成有”来注册,一是能体现我们产品的用心,二是用我本人的姓名来对产品做一个“健康”“有道德心”的承诺。

问:在第五代传人的手上,王成有让祖辈100多年的手艺终于拥有了商标。名字改了,但工艺没改。王总依旧一个人、一口锅地熬煮杨梅汤,一煮就是10几年。2017年,“成有王记冰杨梅”告别了小作坊,正式由工厂生产。虽然是工业化生产,为什么你们的冰杨梅汤的口感和味道还是跟从前一样呢?

王成有:最主要的还是要用心,我们的原材料是纯正的杨梅,用它来勾兑,不添加防腐剂这类的添加剂,保证了纯天然。

问: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花钱一般都非常谨慎。但是“成有王记”很不一般,2019年投资建新厂,引进了一条1500万元的生产线;花了200多万,把“成有王记冰杨梅”做了全品牌、全品类的注册,甚至设计了铝罐装杨梅汁。做这一切,您的考虑是什么?

王成有:最主要是站在企业的未来、市场的未来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以“铝罐装杨梅汁”为例,这几年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别的产品出口到外国也都是使用的是铝瓶罐装,所以我觉得以后要想走得更远就得跟上市场的脚步。

问:“成有王记冰杨梅”的发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叫“千里走单品”。一杯冰杨梅汤打天下,把减法做到了极致。为什么?

王成有:我举个例子,一个人去挖个一米宽、一米深的沟很容易的,但如果要挖一米宽、1万米深甚至10万米深的井,那是很难的。所以说只有专注聚焦,你才能全心全意地去做事,专注地打造让你满意的产品。

问:与外省相比,贵州的农产品深加工目前存在哪些短板?

王成有:我觉得贵州农产品的短板主要体现在规模化、设施化、品牌化方面,我认为企业与农民应该聚合到一起,来为贵州农产品深加工助力。

问:面对未来,“成有王记冰杨梅”还会有哪些可能?

王成有:“成有王记”未来会有无限可能,最重要的不是在于“想一想”“要不要”,而是要勇敢的迈出这一步,去“试一试”“做一做”。不怕走错路,怕的是原地不动。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点击文中音频链接收听。

领军贵州崛起,共话贵商风云。

FM98.9贵州经济广播《贵商论道》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