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老兵的抗战记忆丨“全村饿死150余人,我年仅36岁的母亲也被活活饿死”

2025-09-10 09:06

姚秋建,河北清丰人,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黔西南州政法委工作。本文是他的口述。

我是河北省清丰县姚屯村人,1939年—1941年,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粮食颗粒无收。人们为了活命,将平日当柴烧的玉米核、花生壳、高梁皮都统统吃光了。鬼子兵强迫我们挖封锁沟,在清丰县城到南乐县城设立了十几个军事据点,隔绝八路军、游击队与人民之间的联系,苦难的姚屯村群众想到外面乞讨求生都出不去。姚屯原有130余户人家,500余人,没有一个人能逃出封锁线的。全村饿死150余人,我年仅36岁的母亲也被活活饿死。

童年苦难的经历让我从小立志参军打鬼子,要把侵略者打出家乡、打出中国。但由于年纪太小,我两次报名参军都被送回了家。1944年5月,15岁的我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当上顿丘县抗日游击大队的通信员。

我入伍后的第一次经历就是参与游击斗争。1944年5月20日,日本鬼子集结了大量兵力,对顿丘县实行了四面合围,村村围剿,抢烧杀夺,无所不为,目的是“彻底消灭顿丘县游击大队,当时我们这种队伍有6个。我们那没有山,只有沙堆,沙堆比较大,刮风到处是黄沙,可以在沙堆里躲。敌人向东走,我们就向西走,中间隔了一个沙堆,以沙堆为屏障,距离不远。我们主要是带着日本鬼子转圈圈,如果不小心,我们随时可能被消灭。

第8天日军用大炮毫无目标地轰击我们,这说明敌人成了瞎子,我们游击大队一弹不发与鬼子转悠了几天,日本法西斯收兵了!我们无一伤亡,胜利地回到了东张堡。

后记:

新中国成立后,姚秋建先后在贵州省修文县、罗甸县、黔西南州委政法委等部门工作,1990年2月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