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多措并举提升电网对新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近年来,贵州电网公司聚焦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亟待突破的典型问题,多措并举,提升电网对新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在500千伏奢香变电站,自动电压控制(AVC)技术成为电网稳定的“隐形卫士”。“针对毕节高海拔山区线路电压波动,AVC动态调节无功补偿装置,将母线电压波动范围从±5%压缩至±1.5%;平抑母线电压波动,保障了所供百万客户的用电安全。”南方电网贵州毕节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500千伏奢香变电站站长王成介绍。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专责张洪略说,“我们开发了省地AGC协同控制系统,该系统只要设置好变电站的上网功率限值,就能实现自动调减水、火电厂的发电功率,实现新能源最大化消纳。”
张洪略告诉记者,通过省、地调度新能源场站闭环控制全覆盖,贵州构建省地两级水火风光(AGC)协同控制系统,实现从“人工电话调度”到“系统精准控制”的跨越。
技术突破背后是三年磨一剑的深耕:2023年,贵州电网拉开了智能调控序幕;2024年,南方电网首套省地协同AGC系统投运,实现省级外送输电通道容量的为新能源电力上网“一键腾容”;2025年4月,贵州成为南方电网首个实现集中式新能源AGC全覆盖的省级电网,年减少弃电损失超1亿千瓦时,新能源利用率稳定达98%以上。
贵州电网公司还建设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一体化综合应用平台,通过掌握全省各新能源场站详细气象资料与历史出力的关联信息,建立贵州高原山区功率预测模型,结合实际气象预报,精准预报每个新能源场站的功率,提升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水平。
此外,贵州电网公司积极探索新型储能发展路径,加快推进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印发了南方电网首部电化学储能电站调度运行管理规定,为储能电站的“三公”调度、合理高效利用及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提供了制度保障。
目前,贵州电网已实现对储能电站充、放电功率的实时控制,调控周期由3分钟减少至5秒钟,效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