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关系不好,难道仅仅只是他们之间的问题吗?|《爱聆听》
主持人: 悠扬
嘉 宾: 杨戈 贵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协会会员
中国传统教育里的“严父慈母”,究竟意味着什么?和心理学是否有相通之处?古有“上阵父子兵”,今有“父爱如山,岿然不动”,都是对亲子关系的表达,背后的动力何在?《爱聆听》父亲节特别策划,如何改善父亲与孩子的关系?
点击收听!

爱聆听
00:00 / -听众留言:疫情期间,我一朋友家里起了严重的冲突。首先是夫妻吵架,吵到激烈时,儿子也跑出来维护妈妈,跟妈妈一起吵爸爸,爸爸恼羞成怒,举手要打儿子。
儿子刚进入青春期,个头已跟爸爸差不多高,见爸爸要动手,立刻举起椅子准备反击。好在亲友们迅速将俩人拉开。这牛高马大的父子俩真要打起架来,后果不堪设想。孩子妈妈后来说,父子关系平时就不好,很担心这件事之后,父子感情裂痕更严重,特向《爱聆听》节目求助。
悠扬:杨老师,听了这位妈妈的担忧,您有什么感觉?这是一个偶然的家庭冲突,还是暗含某种信号?
杨戈:其实这样的事情很多,听到这个我首先关注的是这位妈妈说平时父子关系就不太好,说明这件事其实不是一个突发性、偶然性的事件,可能是一个长期的,一种家庭相处模式的爆发。
这种情况的话,孩子开始有自己独立意识,然后他要维护妈妈,就隐含了几个信息,第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次的爆发和之前的家庭相处模式有关系。第二,这是孩子在青春期开始表达自己对以前生活模式的一个反思,想改变以前家庭生活模式中的一些可能带来伤害性的抗击性的反应,某种程度上是必然之后的偶然。第三,就是妈妈担心的部分,我个人认为,这种担心里又隐含着两个东西。
第一就是说,妈妈的担心有他的道理,她是从女性角度去判断事情的未来发展的。从男性角色来说,打打闹闹、有点矛盾,这些矛盾男生之间会有他的化解方式,如果完全按照女性的化解方式和标准去评判的话,矛盾冲突是没有办法去化解的,也就是说妈妈的担忧里忽略了男性的作用。
第二个就是说父子之间的矛盾,其实他们有男性之间的相处模式。举个最简单例子,男生好朋友之间有时候在一起喝酒、玩、打球,然后有天打了架以后回来就特别气,如果他讲出来,我们听的人觉得这个关系肯定断了,过一段时间你看,他们又好了,喝顿酒,然后大家敞开心扉谈了也就好了,男生之间一句话就恢复关系了。
但是你放在女生之间就不一样了,闺蜜之间有些矛盾表面上是很好的,但是内心其实是互相不舒服的。女生可以内心很不爽的情况下,两个人依然可以很亲热的逛街,女生的情感放得更深,但是表面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男生表面上看着很激烈,但是他内心可能没进入这么深。
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时候,女生因为怕冲突,所以会希望尽快地缓和关系,男生宁可放着这个矛盾,直到有一天有个契机才去化解它,他会想各种办法去处理。因为父子有血缘关系,不管什么样的问题,它都有一个天然的改善关系的基础存在。
所以在这个矛盾关系中我会注意到几个点,第一个,当爸爸妈妈吵架的时候,儿子要跳出来,他一定不是因为今天这个事情跳出来的,一定是在之前的时候,他感觉母亲是受到伤害的,一定是之前有很多次这个孩子在他小的时候,他很无力,他觉得很想维护妈妈,但是做不到。今天他有力量了,然后他忍无可忍才会跳出来的。所以这种事情它绝对不是一个当下的事情,要多角度去看孩子的行为。
孩子他不是不孝顺,或者是非要和父亲对着干,他其实更愤怒的是想改变父亲的这种应对模式,想保护妈妈,孩子一定是积累了很久,他才有勇气面对父亲站出来的。从这儿子他能够站出来维护母亲的这个行动上来说,儿子的内在力量是发展得很好的。
这种情况往往暗示的是,第一就是家庭里面夫妻关系相处的模式。第二个,母亲和父亲之间都要去反思,需要去做一些调整化解。第三要关注到这个孩子他受到的影响以及可以选择怎么样更好的方法去应对。
悠扬:在这段关系中,您认为父亲需要做哪些觉察和改变呢?
杨戈:我们首先要问这个父亲为什么要动手?我们可能以为是父亲的暴力,可能是攻击,可能是别的什么。
其实一个父亲或者是一个丈夫,他气得不得了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很慌的。他的愤怒感来源于他的无力感,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怎么做都是错,怎么做都不对。然后他假设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但他又改不了的时候,越是这种无力越是没有办法的时候,他的愤怒就会表现得越强烈。
我们之所以会愤怒,是通过愤怒情绪调集力量来解决问题,但如果把这个力量用在暴力或者是攻击上,没有放在解决问题上,那么愤怒就会越来越重。
所以父亲要觉察的第一个,是他在对什么事情无力?第二个,父亲觉得很冤枉的部分,该怎么去解释。第三就是父亲其他方面的这种无力感使他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特别是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里,很多父母吵架都是为孩子吵,因为自己的事情已经懒得吵了,自己的事情就是各管各的,也不沟通了。到了孩子青春期相处下来以后,基本上沟通就变成以孩子为话题,如果孩子好就更加无话可说。如果孩子有问题,父母之间就以孩子为共同话题来进行沟通,但是沟通的时候又不是沟通问题,又变成相互评判责任归谁,不是去讨论怎么办,而是变成谁对谁错,都没有把重心放在真正的夫妻关系的处理上。
这个时候,孩子无形中就担任了父母夫妻关系的一个调节者,但这是超出他的能力范围的,他是做不到的,他的压力是很大的。这样,家庭关系就会变得很乱,孩子的位置也不正,夫妻之间也没有真正地去把力量用在问题的解决上,这个情绪就一直缠绕,而且会愈演愈烈。
在我的个案中看到很多挺心疼的一个现象,就是很多孩子会以自身成长为代价,来拼命地抓住父母或者家庭结构的稳定。
悠扬:杨戈老师,您认为在这段关系当中妈妈能做一些什么?
杨戈:结合前面来说,我觉得父亲的觉察其实最重要的是说这种无力感,想办法解决,不能把无力覆盖在妻子和孩子以及家庭中,哪怕无力感来自家庭,也要想办法去解决,和家人达成合作。
妈妈能做的就是维系和父亲的亲密关系,她对父亲的爱越多,这个孩子就越好。
家庭关系中很多出问题出在妈妈绝望了。妈妈这个时候要做的是重新停下来。
第一条路真正的去处理夫妻关系,这些能不能协商?找办法邀请对方一起来,邀请之前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自我审视,我的生活除了孩子,我还有什么?我在夫妻关系中,我和先生之间的这种状态到底是什么情况?不管什么理由,自己要觉察这段关系。
然后就算真的要终结,你也不能以孩子为借口而是直面关系。妈妈一定要去觉察这样几个重要的东西,第一,男生和女生天然不一样,先生是男生,儿子是男生,妈妈一定要记住就你是女性思维,你对男性是不了解也无法替代的。
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的相处,它是天然的两种模式,不能替代,也不能相互指责。所以,母亲缓解家庭矛盾的最好做法就是对父亲的欣赏和肯定。
《爱聆听》是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的一档心理疗愈互动节目。节目通过两种方式互动,每周五13:05——14:00,听众通过直播热线0851—85986946参与节目,关注“爱聆听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搜索“爱聆听工作室”拼音首字母也可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