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向“黔”,为“富矿精开”提供“源动力”

2024-04-27 20:31

“贵州省的煤矿灾害一个是顶板灾害,一个是瓦斯灾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研究发生原因是什么,怎么来控制。”当记者来到贵州大学矿业学院时,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文志杰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 文志杰(右一)

眼下,贵州大力推进“富矿精开”,紧扣“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四个关键环节,实施“向科技要产能”行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如何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进“富矿精开”的“最大增量”?人才的培养引进是关键。目前贵州正推进“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打造人才“强磁场”,汇聚发展“源动力”。

文志杰是去年11月贵州大学引进的“百千万人才”。2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煤矿采场重大灾害事故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来到贵州后,文志杰立马组建了一支科研团队。“我们团队聚焦贵州独有的喀斯特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进行科学研究,一方面是把顶板控制模型建立出来,研发系列的支护装备,有效解决顶板灾害的发生。”文志杰说。

据介绍,半年来,文志杰带领团队开发出了顶板灾害预警智能管控平台,同时,提出废弃矿井蓄能发电技术,该技术也成功入选2024年贵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课题项目。 

“我们采购了一批世界领先的设备,同时我们已经明确一个国家万人领军人才会加入我们团队。下一步组建联合攻关团队,不光大学还有装备企业、煤矿企业联动,促进技术的推广。”文志杰告诉记者。

文志杰

目前,贵州大学已经制定了“富矿精开”行动方案,整合多学院、多学科优势,聚力找矿、采矿、选冶、加工等环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林向记者介绍,近年来矿业学院大量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博士比例达到76%以上,设立了14个科研团队,“我们要真正做到研究有发展,技术创新解决问题,成果转化有效果。”张林说。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党委书记 张林

“截至目前博士培养规模接近100人以上,成功引进2位长江学者。我们形成了8个矿种8个负责人组合成团队,为我们‘富矿精开’提供更多智力支撑。”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付勇告诉记者。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 付勇

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贵州省级财政投入资金实施了117个找矿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深度参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省内金、锑、铅锌、铝等优势矿产方面取得了较多研究进展,同时还对潜力矿种进行了科技攻关。据了解,由胡瑞忠院士带领的团队正对钨锡矿产的成矿与预测进行研究,初步研究显示,黔西南低温成矿区深部可能存在高温钨锡多金属矿床。该团队的阳杰华研究员告诉记者,钨锡这类金属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和现代电子信息产业,是国际上高度关注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

“针对钨锡矿床,我们这些年研发了一些变革性的技术方法体系,采用最新的原位观测技术和新的同位素示踪体系,揭示钨锡富集成矿过程,建立成矿模型,科技支撑了新一轮找矿行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科技与规划处处长阳杰华告诉记者,钨锡资源目前在贵州发现梵净山地区、从江地区。“如果把现在预测黔西南钨锡成矿潜力区变成现实的话,有望实现0-1的原创性突破,使资源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阳杰华说。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科技与规划处处长 阳杰华

从矿业大省转变为矿业强省,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撑。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专门从事矿产资源研究的唯一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100多名科技人员,为贵州省找矿预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急需引进和培养一批致力于矿产资源研究的领军人才和团队,两条腿走路,一是培养学生,发挥出重点实验室人才的高地作用;另外一个引进人才,两年内,我们从国内外引进了3名中科院(A类)百人计划,为贵州省‘富矿精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阳杰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