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丨声音课堂【语文课笔记】“推敲”的典故

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 | 2020-12-11 09:21

《声音课堂》把你的碎片时间化零为整,每天一个小知识,丰富你的文化生活!

你遇到过有选择困难症的人吗?他们遇到需要选择的问题时,就会变得特别纠结。在古代,有一个人因为太纠结了,差点遭遇车祸,不过因祸得福,创造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今天,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的语文教师刘泓廷,告诉我们“推敲”的典故。


【教师名片】

刘泓廷,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语文教师,广州中山大学教育硕士,高级中文教师,二级教师,获英国博赞思维导图执行师,ACI中级心理咨询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致力将美学与生命教育导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帮助每一个学生用爱心看世界。教育理念:心是智慧的来源,爱是幸福的根本。

↓↓点击下方音频,进入上课时间!

【语文课笔记】“推敲”的典故

【语文课笔记】“推敲”的典故

00:00 / -

【课堂笔记】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不惜花费工夫去琢磨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

一天,贾岛骑着毛驴走在京城长安的大街上,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觉得“推”这个动作有点粗鲁,想改成“敲”,但“”是用手指,会有一种轻盈的感觉。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有一点不合理,因为这么晚了,不会有人出来替你开门,所以又想将“敲”改为“推”,犹豫不决,一边思考,一边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

最后到底选择了什么呢?

别急,点击音频,听刘老师说说“推敲”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