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羽,难忘今宵终有别

淘漉音乐 | 2022-06-20 18:14

著名词作家乔羽因病去世,享年95岁。

乔羽先生的作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我的祖国》《爱我中国》《难忘今宵》,每一首都在中国人的记忆中。

我的祖国

在60多年前的1956年,导演沙蒙找到乔羽,让他为《上甘岭》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填词。

当时影片已经拍完,只留下唱歌的几分钟戏,为了节省开支沙蒙要求乔羽快速创作,但必须保证这首歌长盛不衰。

快速创作容易,但长盛不衰太难,乔羽一连想了十天也没有写出来。

△电影《上甘岭》

后来他突发灵感,忆起了初见长江的情形,当时乘船两小时才到对岸。

所谓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帆白水清两岸绿的壮丽景色让乔羽惊奇兴奋。他想如果把这种感受写出来,别人听了也应该觉得新鲜。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乔羽用他的如椽巨笔挥酒出万里河山的磅礴壮丽,仿佛江水在耳边奔腾,稻花在鼻前芬芳。

 △《我的祖国》演唱者郭兰英

很多人肯定会想,为什么这首歌的开头不是“万里长江波浪宽”或“一条黄河波浪宽”?

乔羽对此的解释是,生活在长江或黄河边的毕竟占少数,写长江黄河可能造成空间的距离感。

而多数人的家乡边都有一条河,“一条大河波浪宽”能给人带来亲切感。

不要小看了这几个字,它们真的像月亮一样凝聚人心。月是故乡明,河是故乡清,这条没有名称的大河勾起了所有人的记忆,将亿万国人的心用无形的情串联在一起。

梅花乐寒

乔老虽然已经90多岁的高龄,看上去仍然神采奕奕,他于1927年出生于山东济宁。虽然家境贫穷,但他的父亲却非常重视孩子的启蒙。

 现在流行的识字卡片,在八十多年前就被乔羽的父亲使用。当别的小孩还在玩泥巴的时候,四岁的乔羽已识三千字,读起了《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人非梅花,焉知梅花苦寒?也许寒冷正是梅花的爱好呢?

少年时代的乔羽便像梅花一般,徜徉在众人苦难的书海中,诗词、乐府、民歌是他最爱吃的三餐,这些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岁时,北方大学与另一所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乔羽被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了他专业创作的生涯。

由于乔老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经典名歌,有北乔羽南庄奴的顶级赞誉,乔老从2010年起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荣誉院长。

与三结缘

他有三个名字,他原名乔庆宝。考虑到历史上的项羽、关羽都是豪杰,唐朝的陆羽更是茶中之圣,因此改名为乔羽。

△电影《乔老爷上轿》剧照(1959)

1959年的时候,《乔老爷上轿》风靡全国,由于这部电影太过深入人心,年纪轻轻的乔羽也被称为乔老爷。

然而世界上最无情的就是岁月,莎士比亚曾经感叹道:时间会轻松吃掉青春的彩饰和稀世的珍宝,任何东西都逃不掉它横扫的镰刀。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乔老的朋友越来越少,为了身体也只能把烟戒掉,只剩下美酒偶尔小酌。

他自称“唯量不大偏饮酒,识字无多要作诗”,当地的报童在卖报时竟然以“酒仙乔老爷”“酒圣乔老爷”来宣传。

乔老好酒到什么程度呢?有这样一个故事,乔老因脑血栓住院,为了输通血管天天输银杏液。

乔老有天问道:“能不能不输银杏液,输其它的?”护士问他:“你也懂医吗,你说输什么?”乔老回道:“输五粮液吧!”

整个病房都笑了起来。

即便躺在病床上也没有忘记美酒,更没有忘记逗他人笑,乔老的平易和幽默可见一斑。而这种平易幽默的性格,自然影响了他的创作。

不朽赞歌

著名的作词人有很多,每一个都才华横溢思如泉涌,有大量传唱的佳作。但“国唱”的经典,就极少有人能写出了。

乔老仿佛是一个例外,“国唱”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人参果,他的身体就是仙树,每隔几年就能结出一个。

 曾经有人评价说,乔老有“三大国唱”。一是写给儿童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二是写给老人的《夕阳红》,三是写给所有国人的《我的祖国》。

但在我看来,乔老的“国唱”还有很多,比如承包每年春晚尾声的《难忘今宵》,编入中学音乐教材的《爱我中华》。

这里重点讲一下《难忘今宵》,此歌由李谷一原唱,后来有上百位歌星演唱过。与费尽心思积十几日之功的《我的祖国》不同,这首歌仅仅用两个小时创作完成。

当时的春晚导演黄一鹤急匆匆地找到乔羽,请他在清晨5点前必须交稿。等送走导演后,时钟已经指向了3点。

2个小时要创作一首映衬整个春晚的歌,任凭乔老才华盖世也急得内心惶惶。

他突然想到了除夕夜家家团圆相互祝福的画面,猛然间抓住了飞来的灵感:“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

结果这首用2个小时写就的歌曲舒缓柔美、亲切隽永、底蕴丰厚,纵横春晚三十多年,成为了所有晚会类节目热衷的尾曲。

△乔羽与李谷一 除了这些“国唱”外,乔老还创造了许多令我们耳熟能详的歌。

毛阿敏演唱的《思念》

蒋大为演唱的《牡丹之歌》

郭兰英演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

还有陪伴我们童年的《大风车》

这其中《思念》的创作格外有趣,当乔老36岁时,有一次他回到家中,像往常一样打开了窗。

这时有一只金黄色翅膀的蝴蝶飞了进来,它轻盈灵动悠然自得,仿佛一位老友殷切地探访。乔老一直看着这只蝴蝶,直到它飞出窗外。

从此之后,这只蝴蝶便经常在乔老的心中盘旋,伴随着蝴蝶翻飞的翅膀,不少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乔老眼前。25年后,他写下了一首名为《思念》的歌: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作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的太久太久。

△毛阿敏于春晚演唱《思念》

这首饱含数十年深情的歌曲发布后,就好像忽如一夜春风来,每到一家便吹进一只蝴蝶。

当人们看到从窗口飞来的蝴蝶,很多人眼角湿润,想起了以往一同经历过的朋友。

如果大家留意过乔老写的歌词,会发现这些句子都非常简单,既不特别也不华美,但简单之中却蕴藏着无限的情感。

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比如以下几句: 

■《牡丹之歌》: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人说山西好风光》: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

■《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北乔羽、南庄奴聚首

为什么乔老写的歌词如此平易朴素呢?那是因为乔老从来不把写歌当成神圣的工作。

虽然他遍读古书,但毫无书卷气,更乐于呼吸生活的气息和泥土的芬芳。这种贴近现实的写法如同白居易的诗:老妪能解,立意深刻,天下传唱。

 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词豪,人们总是用“词坛泰斗”来尊称他。

但乔老却认真地说:

“我反对泰斗的说法。泰斗是那些永远明亮的,指引方向的。而我只是一个歌词作者罢了。

现在一些报刊上动不动就称人是‘著名的’,然后就是大师、泰斗。这是一种浮躁的社会现象。

没有人会说“著名的鲁迅”,我们只说鲁迅先生就可以了。”

杜甫曾经写过一篇《丹青引赠曹霸将军》,其中有这么两句: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乔老便犹如曹霸将军,只不过他是填词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乔老的为人便如他写的词,都乐于扎进群众中,不喜特立民众外。

谁能忘记老师教的《让我们荡起双浆》,

谁在每天放学后打开电视看《大风车》,

谁在与朋友相见后心中响起了《思念》,

谁在国庆升旗时动情高歌《我的祖国》,

谁在陪伴父母时赞着天上的《夕阳红》,

谁在亲朋团聚欢笑畅谈后《难忘今宵》。

这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乔羽,是他创造了这些影响我们一生的经典名歌,启蒙了我们一生。

如果说一首歌代表一个时代,乔老的歌将百代流传。

他走了,但他带给我们的一切不会走。

今天,乔老去了另一个世界,今宵,我们再见。

(本文内容来源淘漉音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