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说夜郎丨汉月似刀环!贵州两把“顶级”环首刀背后的故事

撰文:龙虎 | 2022-11-08 10:00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1987年3月,毕节翠屏乡双树湾曾经出土一尊“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部曲俑,腰间佩刀,特征非常清晰,为汉代典型的环首刀。环首刀,顾名思义,就是刀首上铸造有一个圆环。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圆环,一能起到对刀的加重和平衡,二在环上绑些飘散的穗带或绳条,还能鼓舞士气和“晃瞎”敌人的眼睛。环首刀从西汉就开始出现,可谓中国战刀之鼻祖,延续时间至少两千年以上,甚至抗战时期,我们英勇的战士还在使用环首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可歌可泣。

腰间佩戴环首刀的部曲俑 毕节双树湾汉墓出土

汉代环首刀的出现,离不开两个原因。一是青铜兵器因为比较“脆”的物理属性,不能铸造太长,长了容易折断。二是得益我国早期钢铁冶炼技术的飞速发展。提到钢铁,我们容易想到这是近现代工业的名词,其实钢铁是铁的一种,早在春秋战国就出现了钢铁兵器,汉代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东汉永寿二年环首刀,其上有铭文“廿灌百辟”。所谓“灌”,即选用好的铁矿石,先冶炼出优质的生铁块。生铁含碳多,又硬又脆,因此需要回炉。每次回炉加热到半溶状态时,需要不停搅拌,通过这种方法使生铁逐渐脱碳,形成韧性十足的钢铁。当然,这需要工匠具有一定经验,并掌握好火候。因为如果炉内温度太高,搅拌次数太多,有可能冶炼成含碳量极低的熟铁。熟铁虽然延展性好,但质地太软,也不适合制造兵器。冶炼好含碳量适中的钢铁后,就要进行所谓的“辟”,简单地理解,就是锻打。按刀上铭文,就是生铁回炉二十次炼成钢铁,再通过反复锻打百次,排除杂质和致密均匀成分。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千锤百炼”“百炼成钢”的意思。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对炼钢也有“一锻一轻”的形容,即每次锻打都会减少一些重量,反复百次,重量不再减少,这样得到的钢铁,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

这种“百炼成钢”的顶级环首刀,贵州也有出土。兴仁交乐13号和6号墓各出一把,6号墓出土的长89厘米,13号墓出土的更长,达94厘米。两刀刀身平直,均为单刃,刀刃锋利,刀锋微斜,刀背宽厚有力。环首刀显然要比青铜刀长,原因是汉朝最大威胁是北方的匈奴,匈奴骑兵彪悍,因此汉王朝也需要大力发展骑兵对抗。这样,短的青铜兵器就不太适合了。那为什么不使用长剑呢?因为相对在马背上剑的刺杀效果,环首刀可砍可刺,使用起来更加自如,战场效果更胜一筹,因此当时大量列装部队。环首刀均是单刃,刀格弱化成装饰。换成今天的话,就是鼓励将士不管防守,全力进攻。

环首刀 兴仁交乐13号墓出土

交乐汉墓出土的这两把环首刀,之所以能达到“顶级”,还因为使用了镶金嵌银的工艺。两把环首刀的原始形态均装有刀鞘,因鞘为木质,故没有能够完全保存下来,但鞘屑痕迹依旧可见,其上的镶金嵌银也有局部保存。13号墓出土的环首刀,鞘口包银,刀柄用麻绳裹缠,称为缠缑。柄中段再用宽3厘米左右的两条错金银箍包裹,配合鎏金的环首,非常精美。6号墓出土的环首刀,鞘口和鞘身各包一道银箍,鞘尾则使用带状银刀摽装饰,裂纹宛若鱼鳞,格外抢眼。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永寿二年环首刀依次有“铁工、锻工、金错”等铭文,可知错金银应该是制造这种环首刀的后期工艺。据《东汉观记》载,安帝刘祜曾经赏赐破羌将军邓遵一把珍贵的“金错刀”。同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在《四愁诗》中亦云:“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这些历史著录里的环首刀,大抵就是交乐汉墓出土的这种。当然,按照《后汉书·舆服志》记载的佩刀制度,“诸侯王黄金错”,也能知道两墓的墓主人身份不低。只不过尽管属于“顶级”产品,但目前看上去还是红锈斑斑,这是因为相对铜来说,铁更容易生锈,并且生锈之后的结构非常疏松。

刀柄上的错金银工艺 兴仁交乐13号墓出土

鞘尾带状银刀摽  兴仁交乐6号墓出土

汉代环首刀因独特的环首外观,又被后世赋予很多内涵。如南梁武帝萧衍的布衣之交荀济有诗云:“映月比刀环,瞻星看剑气”。被梁武帝免职的史学家吴均,也用“莲花穿剑锷,秋月掩刀环”形容塞外生活,这些都是将刀环比喻成思乡的月亮。“环“还”同音,很多诗篇便以“刀环”寓意“还归”,如清代诗人朱奕恂在《拟古出塞》中云:“少妇识雄心,不复问刀环”,就是不问归期之意。回到毕节双树湾部曲俑腰间佩戴的环首刀,这种环首刀当然与交乐6号、13号墓出土的不能相提并论。这种环首刀更像农夫们的生活用刀,或称为劳作用刀,刀身明显要粗宽一些,实用器一般长约50厘米左右。这种刀在交乐汉墓一些平民墓葬也有出土,因为等级不高,数量就相对大得多。

环首 交乐汉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