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湄潭农商银行:以生态账户 推动绿色发展
近年来,作为深耕“三农”的金融机构,贵州农信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创新架构起生态与经济的双向互通桥梁——"生态账户",推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发展。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因湄江河与湄水河汇流至城南后,形成弯环如眉的潭水而得名。这里气候温润,农业历史悠久,盛产优质稻米,因此素有“黔北粮仓”的美誉。
记 者:“王总,其实这一片就是我们的贡米是吧?”
王建明:“对,这片就是最核心的,当时清朝时候就是贡米。”
王建明,土生土长的茅坝村村民,搬过砖、摆过摊、跑过客运、干过物流,拼搏后事业小成的他,却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坚定信念,回乡创业。王建明卖掉了生意红火的物流中转站,回家乡注册品牌、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
贵州湄潭毛坝龙脉皇米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建明:“2010年成立公司,当时我们最便宜的就是16块8一斤,我们的市场价格就是32块8一斤。当时那一年收进来的稻谷,还没到过春节就全部卖出去了。”
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市场的波动,王建明放缓了脚步。而这时,“老朋友”带着全新的“生态账户”找到了他。生态积分,是湄潭农商银行“生态账户”中的评价指标,而“生态账户”则是针对个人和企业在日常生产、生活、经营过程中的生态行为和成果进行信息数据采集,赋予一定分值的虚拟账户。
湄潭农商银行兴隆支行行长 陈源其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茶园的话,如果说你按照这个生态茶园这个标准进行施肥、不使用农药,那么一亩茶园的话我们是可以有五个积分的。还有去买新能源汽车,购买价格每一万块钱可以获得4个积分。针对这个经营性客户,他如果贷款是绿色贷款这一块,那么他的贷款余额一万块钱,可以获得十个积分。”
“生态账户”将生态资产、生态经营、生态生活、生态保护、生态金融等五个维度的生态指标数据转化为积分,让群众和中小微企业享受到授信额度提升、贷款利率优惠、存款产品定制、绿色通道等个性化金融服务。
贵州湄潭毛坝龙脉皇米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建明:“现在通过这个生态积分,我们去年贷了500万贷款给我们,最低的利率就降到了4.3的利率,让我们企业就节约了很多成本,一年都是上10万的节约。”
不仅是针对个体,湄潭农商银行还创新性地将兴隆镇龙凤村纳入推进“生态账户”试点村,实现开户全覆盖。
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党总支部书记 伍荣明:“从生态账户建立以后,老百姓因为能直接通过贷款来进行我们的产业发展,从2002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000元,发展到2023年人均收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94元,没有我们地方农商行的支持,没有龙凤村的今天。”
作为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的创新举措,湄潭农商银行的“生态账户”, 架构起生态与经济双向互通桥梁,更好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
湄潭农商银行党委委员 副行长 杨芳雨:“湄潭农商银行积极探索绿色普惠信用工程、绿色普惠信贷、生态账户等金融服务,以兴隆镇龙凤村为试点,通过消耗生态积分享受贷款授信额度提额、贷款利率优惠、商户收款码牌费率优惠等服务。截至2024年6月,我行共建档"生态积分"账户1.95 万户,评定积分45.63 万分,为704户客户增加授信额度1.78 亿元,为1.8 万户客户节约融资成本248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