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绿增收产业兴|贵州16个国家油茶生产重点县拓宽“两山”转化新路
初秋时节,位于天柱县社学街道长团村的全县农业油茶科技示范园区内,林农们趁着天气晴好,在茶山上忙着除草。
这里原本是荒山荒坡,2010年开始发展油茶种植,如今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天柱油茶核心区”。“这段时间,要做好除草工作,并做好冬季施基肥的准备……”天柱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袁昌选对园区有关负责人细心交代说。
作为“国家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的天柱县,油茶林总面积达39.62万亩,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是我省立足生态优势发展油茶产业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努力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截至目前,全省油茶面积369.2万亩,居全国第五位。天柱、册亨、玉屏、黎平等16个县(区)纳入国家油茶生产重点县,油茶产业蓬勃发展。
提质增效,扩大种植面积
走进天柱县,油茶树种满山山岭岭,郁郁葱葱。
天柱县油茶面积排名全省第二,但全县39万亩油茶,老油茶林就有18万亩,因产量低下,很难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为此,该县决定实施低产林改造,通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油茶种植基地,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升级。
天柱油茶基地。
“去年我们争取并投入项目资金450万元,实施了7500亩低产油茶林改造,改造效果好的地方,油茶鲜果亩产量从以前的不足200斤提高到600斤以上,亩产值从以前的不足400元提高到1000元以上。”袁昌选介绍,“今年又争取并投入资金1250万元,改造了2万亩低产油茶林。”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000亩以上高标准油茶种植示范基地5个、打造千亩油茶示范村20个,大面积的老油茶林焕发了新的生机,传统的油茶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新态势。”袁昌选自豪地说。
和天柱县一样,册亨县也在不断改造低产林和扩大种植面积。
作为油茶种植大县,册亨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已有300多年历史。为改变过去油茶重建轻管、效益较低的现象,近年来该县强化标准化管理,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
册亨全县现有油茶面积35.5万亩,老油茶林13.5万亩,挂果油茶面积28万亩。2016至2021年,该县争取并投入资金6750万元用于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改造面积达21.3万亩。
“通过实施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老油茶林产量明显提高,油茶产量大幅提升,从改造前的每亩产量50斤提高到改造后的每亩产量150斤,大大增加了林农的经济收入,改变了林农对油茶的经营理念。”册亨县林业局局长阳建刚说。
此外,册亨积极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利用林业项目、如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珠江防护林工程等项目,争取中央、省、州各类林业项目资金9800万元扩大油茶种植面积16.65万亩。
截至目前,我省油茶面积369.2万亩,其中,幼林139.52万亩、低产林151.11万亩、中高产林78.57万亩。近三年新造林75.23万亩、低产林改造141.1万亩,居全国第五位。
截至5月,全省今年油茶种植任务已完成26.01万亩,占总任务60.8万亩42.8%(其中扩大10.38万亩、改造15.63万亩)。
科技赋能,延伸产业链条
在册亨县油茶科技产业园良种育苗基地,油茶幼苗郁郁葱葱,长势良好。
“今年以来,基地一边育苗一边出售,目前已售出优质油茶苗140余万株。”基地负责人忙梓瑞介绍,在中央科技特派团、贵州大学、贵州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下,“科技+基地”为油茶产业提“智”增效,培育出黔油系列1-3号、湘林210、三华系列等油茶品种,年产油茶苗可达300万株。
科技赋能,助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油茶产业的每个环节,都增加了科技含量。
过去,由于加工能力不足,册亨县大量的油茶籽低价销往湖南、广西等地,种植户的收益无法得到保障。2017年起,册亨县天香布依油茶有限公司、贵州大亨油茶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先后成立,从精深加工环节破题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前,油茶加工主要是榨油。如今,册亨在油茶加工方面形成了产业链条,包含鲜果烘干、茶籽储存、油茶提炼、茶粕利用、品牌打造、市场销售等方面。“在布局油茶加工方面,形成油茶三产融合立体延伸产业链,解决了农户在种、产、销过程中的各环节问题。”阳建刚说。
天柱油茶育苗基地。
近年来,“中国油茶之乡”玉屏自治县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完善油茶全产业链,大力发展油茶育苗基地,通过油茶苗的培育、销售,服务带动周边地区油茶产业发展,形成了西南片区最大的油茶苗木繁育交易中心,油茶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玉屏依托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大连民族大学、贵州省林科院等科研机构力量,建立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成油茶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团队。在油茶种植方面,攻关团队选育了具有长势好、高产、稳定、抗病性强等特征的本地油茶“民玉1号、民玉2号、民玉3号”3个油茶新品种,创新了“优良无性系+高配合力+高异交传粉配置格局”丰产营林模式,推动全县油茶种植高产高效。
在油茶加工方面,攻关团队建立油茶“种植—加工—贮运”全产业链创新技术体系及技术标准,研发了“油茶果壳—培养基—食用菌—培养基废料生产有机肥”“茶枯—洗护产品—有机肥”产业延长链,创建了油茶籽、茶壳和茶枯高值高效综合利用模式,实现油茶增收增效。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油茶种植加工企业34家,其中,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8家,油茶鲜果年产量49.84万吨,加工茶油年产量2.38万吨,油茶果加工率达90%,从事油茶生产加工人员达16.2万人,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66.56亿元。
打响品牌,助力“黔货出山”
作为天柱县龙头企业,贵州恒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专注于茶油生产销售及相关衍生品研发,形成山茶油、山茶油精油、山茶籽洗发水、山茶壳生物除草剂等系列产品齐头并进。公司旗下拥有“贵州红”、“黔瑞御”等品牌,市场覆盖北京、河北、大湾区等。
恒生源公司已构建以茶油为基础的主要产品及油茶产业服务体系,并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方式,兴建油茶种植基地,开垦油茶生态谷,赋能“农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
“我们已建有山茶油预榨、精炼及包装生产线1条,并配套完成水电基础设施及绿化工程,年产精炼山茶油1500吨。”恒生源公司董事长郝占营介绍,目前,公司主要生产精炼山茶油、软胶囊、山茶籽洗发水等高附加值产品,后期正在研发生产山茶紫草油、山茶美体油、面膜等系列产品。
目前,册亨县有“马岭河”“原始密码”“炊师傅”“布依天香”“红球源”等5个油茶品牌,均获得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册亨油茶”已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在茶油供销方面,册亨县建设乡村电商,开通阿里巴巴、黔邮乡情等线上销售,并抓住定点扶贫契机,打通宁波江北区、中国联通和保利集团等“内需”环节,实现定向供应、订单生产,千方百计推动油茶加工产品卖得出、卖得多、卖得好。2022年,册亨县油茶全年销售额实现1亿元目标。
黎平县花果山的油茶籽喜获丰收(黎平县委宣传部供图)
全国首批100个油茶产业重点发展县之一的黎平县,各油茶基地在技术专家指导下,正确选址、准确选苗、科学管理、认真施肥,油茶产业产量、产值均实现了连年增长,品牌效益越来越可观。目前,全县有油茶苗圃育苗企业4家,年生产优质油茶苗600余万株;拥有油茶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茶籽能力2万吨。“黎平山茶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该县所加工生产的“黔金果山茶油”“贵香源山茶油”“侗乡茶油”等产品还获得国家和省级18项质量证书和名优品牌。
玉屏自治县将油茶树、油茶花确定为“县树”“县花”,通过统一“玉屏茶油”标识,定期举办油茶文化节,广泛宣传玉屏油茶品牌,“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玉屏油茶系列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
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今年将完成油茶扩大23.2万亩、改培37.6万亩,油茶籽产量16.74万吨,油茶产值67亿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