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旅知识趣味挑战大赛手册大纲
【综述】
知识大赛手册,将分为生态贵州、人文贵州、开放贵州、康养贵州和风味贵州5个版块。以词条形式,展示贵州文旅相关的知识点,预计词条数量为500条。
一、生态贵州:从山水、气候、生物等方面介绍贵州文旅领域的生态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1. 山水篇: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境内山脉纵横,绵延起伏;水系发达,川流不息。贵州独特的山水风景,正成为人们的向往之地。本版块主要介绍贵州的名山大江相关文旅知识。
【词条】
乌江
乌江,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乌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北源六冲河,习惯上以三岔河为乌江干流。
乌江,古称祥河江,唐宋又称黔江等,元代首次称为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在重庆市西阳县、涪陵区注入长江,千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六冲河汇口以上为上游,汇口至思南为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流域内喀斯特发育。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为主。由于地势高差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例题】
贵州第一大河是( B )。
A.赤水河
B.乌江
C.清水江
D.盘江
2. 气候篇:“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天然具备文旅发展优势。本版块主要介绍贵州的气候类型、各季节旅游特色等。
【词条】
避暑大省
2020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贵州省气象局联合发布《贵州避暑旅游气候优势分析》,分析指出,避暑气候是贵州省最大的旅游气候优势,贵州夏季(6至8 月)平均温度为 23.6 ℃,全省约 3/4 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避暑旅游。
《分析》详细介绍了贵州 9 个市州的夏季平均气温:贵阳市22.3 ℃,安顺市 22.2 ℃,六盘水市20.6 ℃,毕节市 20.9 ℃,黔西南州22.7C,遵义市 24.3 ℃,黔南州24.0 ℃,黔东南州 24.9 ℃,铜仁市 25.8° ℃。
【例题】
避暑大省贵州,哪个城市最凉快( A )
A.六盘水
B.铜仁
C.凯里
D.遵义
3. 生物篇: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物种的多样性。据统计,贵州全省现已知生物物种24547种,物种数量在全国排名第4。本版块主要介绍贵州珍稀物种的相关文旅知识。
【词条】
黔金丝猴
又名灰仰鼻猴、白肩猴、白肩仰鼻猴,仅分布于中国贵州的梵净山,现数量700只左右。多栖于海拔500-800米河谷阔叶林,以多种植物的叶、芽、花、果及树皮为食。黔金丝猴模式标本出自贵州北部,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黔金丝猴栖息地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多为群居性。以多种植物的叶、芽、花、果及树皮为食。雌猴发情季节为夏秋及初冬。主要天敌有豺、大灵猫和云豹等。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分布区域狭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估计种群数量在700只左右。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例题】
黔金丝猴是贵州特有物种,仅分布于贵州的( B )
A.斗篷山
B.梵净山
C.黔灵山
D.乌蒙山
二、人文贵州:从文物古迹、旅游产业、民族民俗、历史名人等方面介绍贵州独特的人文风情。
1. 文物古迹篇:文物古迹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文物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本版块主要介绍贵州现存的文物古迹,展示旅游开发和文物古迹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
【词条】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遵义会议会址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
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61年,遵义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11月24日,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例题】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召开于(A)。
A.1935年
B.1937年
C.1942年
D.1949年
2. 旅游产业篇:旅游产业是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本版块主要从景区建设和交通建设两方面,讲解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
【词条】
世界桥梁博物馆
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的桥梁数量多、类型全、技术复杂、施工难度极大。贵州桥梁覆盖了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几乎包揽了当今全部桥型。目前建成的高度排名世界前10名的桥梁,贵州有4座,排名前100的桥梁,贵州有近一半,桥梁观光、极限运动等业态极具投资价值。因此,贵州也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
【例题】
世界最高的10座桥梁,贵州有几座?(B)
A.1座
B.4座
C.3座
D.6座
【词条】
平塘特大桥
横跨黔南州槽渡河峡谷两岸。桥体采用造型优美的空间钻石形索塔,桥下河面最宽处达到百米,河谷的地形也让桥下雨雾天气较多,雾天的大桥就像飘在空中一样,因此也被称为“天空之桥”。
【例题】
贵州哪座桥被誉为“天空之桥”?(C)
A.清水河大桥
B.坝陵河大桥
C.平塘特大桥
D.北盘江大桥
3. 民族民俗篇: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千百年来,17个少数民族在这里依山而居、傍水而栖、和睦相处,创造出“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奇观。而民族文化是最具神秘魅力的风景线。
【词条】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及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等侗族聚居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
侗族大歌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明代,已经在侗族部分地区盛行了。侗族大歌结构严密而精美,歌词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
2006年,侗族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例题】
侗族大歌源于什么时期?(A)
A.春秋战国
B.明代
C.清代
D.民国
4. 历史名人篇
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元文化的贵州,涌现过许多著名人物。历史名人文化具有寻根旅游价值,同时它的激励作用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词条】
王阳明
王守仁(1472年-1529年),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守仁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逝世,享年五十七岁。
王守仁之学以“心”为宗,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倡言“知行合一”说,后专主“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例题】
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其“龙场悟道”发生在贵州哪个地方?(A)
A.修文
B.息烽
C.福泉
D.桐梓
三、开放贵州:从“走出去”和“请进来”两个维度介绍贵州,树立旅游品牌、推介贵州旅游等“开放”举措。
1. 走出去:贵州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后发赶超的战略支撑。本版块以“走出去”为主题,介绍贵州为旅游行业发展树立文旅品牌、举办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向世界宣传贵州。
【词条】
旅游推介会
2023年,贵州陆续走出去,一边吸引广大游客入黔赏花品茶、旅游度假,一边邀请外地文旅企业来黔投资,共谋文旅发展新未来,足迹遍布北京、成都、重庆、厦门、杭州、南京、广州和上海等目标客源市场,由此形成富有贵州特色的旅游推介会。
推介会上,贵州紧紧围绕“9+2+2”“特意性”资源制定产品和推广目标,把新线路、新景点和新产品,送到省外游客手中。
3月10日,在上海举行的2023“多彩贵州”文旅宣传推广暨招商推介会,在全国形成极大影响力。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在推介致辞上说,“在贵州,置身独特的山水意境,定能为您的心灵带来新的感悟、新的启发、新的升华。”引发共鸣。推介会上推出的景区门票减半、住宿减半、自驾减半、商品减半“四减半”优惠活动也成为贵州旅游亮点。
【例题】
2023年3月10日,在上海举行的2023“多彩贵州”文旅宣传推广暨招商推介会上,发布的“四减半”优惠活动不包括( D )。
A.景区门票减半
B.住宿减半
C.自驾减半
D.餐饮减半
2. 请进来
贵州聚焦资源、客源和服务三大要素推动旅游大提质。本版块以“请进来”为主题,介绍贵州出台的旅游相关政策、提升旅游品质的相关举措,一手抓流量,一手抓质量。
【词条】
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为加快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步伐,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新的支柱产业,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所有市州轮流申请举办。2023年4月6日,是第十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旅发大会已成为贵州省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承办地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接待服务和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提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已成为统一全省旅游发展认识、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旅游影响力、助推全省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例题】
2023年4月6日,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是第( D )届。
A.十四
B.十五
C.十六
D.十七
四、康养贵州:从康养政策、康养产业等角度介绍贵州康养行业的发展。
1. 康养政策:近年来,贵州依托良好的森林生态资源,专门成立省级大健康产业森林康养领导小组,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本版块主要介绍贵州支持康养产业发展出台实施的相关政策。
【词条】
一核四区多节点
一核,指黔中避暑养生核心森林康养区;四区,指黔北红城绿韵森林康养区、黔西北凉都休闲森林康养区、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森林康养区和黔西南阳光森林康养区四个主题森林康养区;多节点,指长寿福地、洞天福地、贵州屋脊、地球彩带、温泉养生谷和世遗体验地6类重要森林康养节点。
【例题】
十四五期间,贵州主打“大生态+森林康养”的林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形成“一核四区多节点”的空间布局规划。其中“一核”是指( D )。
A.黔北红城绿韵森林康养区
B.黔西北凉都休闲森林康养区
C.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森林康养区
D.黔中避暑养生核心森林康养区
2. 康养产业:《贵州省森林康养发展规划(2021一2025年)》明确,到2025年,实现森林康养年综合收入300亿元。本版块主要介绍贵州在建设和发展康养产业方面的主要成就和措施。
【词条】
中国四季康养之都
2019年,黔西南州获得“中国四季康养之都”称号。依托该品牌,黔西南发力做强旅游产业,万峰林民宿、兴义湿地公园、马岭河峡谷、贵州醇景区等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一批康养旅游目的地正在黔西南形成。
【例题】
下列哪个城市是“中国四季康养之都”?(B)
A.黔南州
B.黔西南州
C.黔东南州
D.贵阳市
五、风味贵州:从农产品、黔菜、特色小吃、贵州好物等方面,介绍贵州风味饮食。
1. 农产品:农旅结合是当下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战略。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绿色农产品的优质产地。本版块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水果、畜禽、粮食等农产品。
【词条】
贵州刺梨
刺梨,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缫丝花的果实,生长于海拔500-2500m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及灌丛中的天然野果。产自贵州西部特有野生资源地,果表布满肉刺、青中透黄,果实形圆饱满、梨香浓郁,口感果肉柔滑、酸甜适中,因果实外表布满肉刺,“刺梨”一名也就随之得称,其果实在各类梨果品种中属药用价值最高,刺梨每百克果肉中含维生素就高达2000毫克,因此被誉为“维C之王”。
【例题】
贵州某特色水果形圆饱满、梨香浓郁,果实外表布满肉刺,被称为“维C之王”,它的名字是(B)
A.苹果
B.刺梨
C.猕猴桃
D.樱桃
2. 黔菜:旅游最大的吸引力之一就是品尝不同的美食。品味独特的黔菜,让人生津留香、回味无穷。本版块主要介绍酸汤鱼、泡椒板筋、辣子鸡等典型的黔味佳肴。
【词条】
酸汤鱼
酸汤鱼是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一道传统菜肴。制作原料主要有鱼肉、酸汤、山仓子等香料。黔东南地处山区,生活用品的短缺,特别是食盐的匮乏,饮食终年清淡,这里的人们便创制出一种“以酸代盐”的饮食调味方法。“以酸代盐”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食盐短缺的困境,也丰富了饮食的品种。特殊的地域条件,传统的民族饮食习惯,酿构了黔东南自成一体的酸系列饮食文化。酸汤鱼略带酸味、幽香沁人、鲜嫩爽口开胃,是贵州“黔系”菜肴的代表作之一。这道菜通常先自制酸汤,主要材料是西红柿、淘米水、米汤等通过封闭发酵而成。
【例题】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传统菜肴“酸汤鱼”源于(C)
A.贵阳市
B.安顺市
C.黔东南州
D.铜仁市
3. 小吃:贵州小吃种类繁多且味美价廉。本版块主要介绍贵阳肠旺面、水城羊肉粉、都匀冲冲糕等各地特色风味小吃。
【词条】
贵阳肠旺面
肠旺面又名肠益面,是用猪大肠、猪血旺为佐料的一种鸡蛋面条,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贵阳极负盛名的一种风味小吃。“肠”即猪大肠,“旺”指猪血,加上面条,三者相得益彰。肠旺面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汤鲜的风味和口感。“肠旺”与“常旺”发音相同,寓意吉祥,深受人们喜爱。
【例题】
肠旺面以色、香、味“三绝”而著称,是贵阳的一种风味小吃,其又名(D)
A.贵阳面
B.肥肠面
C.猪血面
D.肠益面
4. 贵州好物:贵州的好山好水、真山真水,孕育了独特的风物。本版块主要介绍酱酒、贵茶、辣椒、药材、文创等贵州特色旅游商品。
【词条】
中国茶海
中国茶海又名永兴茶海,位于湄潭县永兴镇和复兴镇境内,地处326国道两旁,交通便利,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连片茶园,长约25公里,宽约4公里,总面积达6万亩(核心区域约1万亩)。1986年,荣获“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称号,并被列为全省100个重点旅游景区。
【例题】
中国茶海在哪个地方?(A)
A.湄潭
B.赤水
C.仁怀
D.余庆
编者:李盈 庞智 张柯 刘佑清
美编:杨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