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在行动丨醒醒:网络上的男朋友叫“你”转账取现、邮黄金进行投资充值——是诈骗
随着公安机关“断卡”行动持续开展,金融机构加大线上异常转账风控拦截,诈骗花样又翻新——“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新型骗局专为40-60岁女性定制。
此类骗局中的诈骗分子通过QQ、抖音、短信等与女性建立联系,女性在网络上与素未谋面的“男朋友”正美美谈上一场“恋爱”之际,“男朋友”话锋转向投资理财!此时,深陷甜言蜜语、共同致富幻想中的恋爱女性头脑发热、言听计从,转账、柜面取现、购买并邮寄黄金等一系列猛操作,自以为的投资理财却是无底的深渊,最终导致倾家荡产。接下来小编用三个真实案例给您剖析此类骗局的诈骗套路。
案例一:
2024年4月,年过五旬的李阿姨通过QQ社交平台添加了一名昵称“**清风”的陌生男性网友,男子自称叫赖某,是工地包工头。
在两个月聊天交往中两人逐渐发展为恋人关系,李阿姨表现出想赚点钱的想法。赖某告诉李阿姨自己有内部消息,并且家人在某平台投资理财赚了钱。李阿姨深信不疑,在“男朋友”的诱导下点击陌生链接下载了“中信证券”和“欧易”APP,并进入网站进行虚假投资理财充值。
4月至8月期间,李阿姨多次通过手机银行向陌生人转账、柜面取现转交陌生人的方式将200余万元全部投入虚假平台进行充值理财,当发现不能取现后,立即联系“男朋友”,但“男朋友”此时已经失联,李阿姨才发现自己被骗。
案例二:
2024年6月初,45岁的杨阿姨收到陌生男子的短信,称自己叫张某某,多年前与杨阿姨相识,于是双方添加了QQ好友,张某某称自己现在部队服役。
在聊天中双方以暧昧亲昵的语言交流,同时伴随聊及投资理财,在取得杨阿姨的信任后,张某某迅速升级发展为杨阿姨的“男朋友”,聊天语言变得更加暧昧亲密,杨阿姨又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信源密信”聊天软件。
在该聊天软件中开始大肆谈及投资理财事项。在“男朋友”的引导下,杨阿姨每天登录https://******.net,“男朋友”称这是自己母亲(张**)的外汇账户,让杨阿姨帮忙管理该外汇账号,使用该账号每天购买茅台酒进行投资。
6月底,“男朋友”突然在聊天中说起要“带她入市”炒外汇(USDT币),同时发来陌生网址https://******.net,让其按照提示注册个人账号。注册成功后,当天杨阿姨在“男朋友”甜言蜜语的诱导下,通过手机银行向外省陌生账户进行两笔20万元转账,平台显示杨阿姨获利6万元,并成功提现。
自此,杨阿姨彻底地对“男朋友”深信不疑,并产生莫名崇拜,进一步听从“男朋友”的话---由线上转账容易被银行封控,改为用现金进行投资交易。
案例三:
2024年8月,贵州某地的张阿姨在家刷抖音时认识昵称叫“幸福一生李**”的陌生网友,李某某自称是即将转业的现役军官,因职业特殊性不方便在抖音平台聊天,诱导张阿姨下载“无聊社交”APP,注册账号进行聊天。
不到一个月时间,对方以谈恋爱交友的方式哄骗张阿姨背着家人与其暧昧,聊天话题慢慢转入投资理财。
聊天中“男朋友”透露“ 部队某领导是他的干爹,其干爹有投资理财的内部消息,自己在干爹的关照下通过投资理财赚了钱”,并发出截图给张阿姨,张阿姨信以为真,主动点击了对方提供的陌生链接(https://*****.net,网站名称:中国保利集团),并进行个人账号注册。
9月初,张阿姨两次通过实体店购买50余万元黄金邮寄到外省指定地点和线下指定位置交付给陌生人进行平台充值;9月中旬,又多次通过柜面取现、家人借款等进行资金汇集,在线下指定位置交付现金给多名陌生人取走。
9月底,“男朋友”突然发来一条信息称“经商的事情被部队知道了”,随即将聊天APP账户拉黑,从此消失。至此,张阿姨共计被骗200余万元。
诈骗套路分析:
以上三起案例均属于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因诈骗分子以恋爱为幌子骗取受害人感情,待时机成熟实施诈骗,故俗称“杀猪盘”。
一、常用伎俩:请托受害人帮忙管理账户,这类请托不仅让受害者亲眼目睹投资收益,而且更容易使受害人放下警惕。潜移默化中让受害人产生“眼见为实”的假象,从而相信虚假投资平台具有“真实性”。
二、编造理由说服受害人:在集中一段时间投入感情的交往中,摸清受害人的家庭、个人情况,对受害人的心理状态、生活规律了如指掌,在“眼见为实”的假象加持下,受害人的“贪利”心理被最大化触发,受害人产生共同投资理财的强烈愿望后,又编造出特殊身份、有内部消息、高额收益等理由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投资平台。
三、进入主题,实施诈骗:有了感情和“眼见为实”的假象加持,犯罪分子直奔主题,诱导受害人进行入市炒外汇、购买黄金充值投资等实际操作,并明目张胆地提出以“规避资金监管、特殊入金渠道、避税”等理由,诱导受害人到银行柜面或在ATM机上分批次取钱,或以购买黄金的方式交付给陌生人,造成财物重大损失!
警方提示:
如果您正在和网络上的陌生人进行联系,并具有以下特征,务必请您提高警惕,十有八九您是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
1、从没见过面,是在网上认识的。
2、对方表示自己是军、警或其他身份人士。
3、对您嘘寒问暖、信息秒回,主动拉近关系。
4、聊天内容逐渐倾向于投资理财。
5、以时间、身份不便为由,让您帮助操作他的投资理财账户。
6、以“避免监管、特殊入金渠道、避税”等理由,诱导您到银行取现或购买黄金,交给陌生人拿走。
如遇通过网络社交软件通联的陌生人,请对比以上小编为您划出的重点,多与子女、社区宣传员、民警沟通交流,筑牢思想防线,提升识骗防骗能力!!!
如有疑惑,请及时到就近公安机关或拨打96110全国反诈专线进行咨询、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