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草治草”菜园绿色控草技术要点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工除草成本不断增加,使用化学除草剂会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杂草防控问题已成为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突出贵州蔬菜“干净·优质”的核心价值,打造“黔菜”公共品牌,我省结合国内外生态控草模式大力提倡推广“以草治草”技术,通过种植白三叶草等实施绿色控草,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龙里县湾滩河西葫芦种植基地示范种植白三叶草
“以草治草”的意义
“以草治草”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控草技术,促进菜园绿色有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菜园田埂、边角地块种植白三叶草抑制其他杂草滋生,阻断田埂、空地杂草因疏于管理造成杂草种子传播扩散,达到控草、固土等作用。该技术较好地控制了田埂、边角地块杂草的发生,减少了杂草种子传播到蔬菜地对作物造成的危害,较好地控制了田间杂草,避免了化学除草剂的应用。同时,通过套种显花植物,有利于害虫天敌栖息,维护了田间环境生物多样性,美化了田间环境,起到绿化的作用,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保持水土,促进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
惠水县佛手瓜种植基地示范种植白三叶草
通过“以草治草”示范基地探索实践,播种一次白三叶草,管理恰当可以生长10年以上,田间管理每年可减少人工除草次数1—2次,每亩节省人工除草劳动力投入2—4个工,节约生产成本200—400元。
白三叶草适宜区域
白三叶草是一种匍匐生长的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生态适应性强,耐践踏。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喜偏酸性土壤,不耐水淹和盐碱,在排水良好的耕作土上都能正常生长。
修文县蔬菜基地示范种植白三叶草
白三叶草种植技术要点
1.播种前土壤处理
白三叶草种子小,顶土能力比较弱,对土地的平整性要求较高,播种前需精细整地,清除杂草。如果播种的土地凹凸不平、有石砾等,不利于白三叶草的出苗。
2.播种时间
白三叶草春播、夏播和秋播均可,在贵州以春播、秋播为宜,秋播应于10月中旬前进行。播种后遇低温冻害可重播或补播,一般经过3—7天种子就能够发芽。
3.播种方式及播种量
采用单播方式种植,每亩播量为1~2.5kg。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土表后,用树枝或扫把拖曳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4.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可用钼酸铵溶液浸泡白三叶草种子12个小时,浸泡处理一方面可以促进种子发芽,另一方面也可以杀死病菌。
5.苗期管理
种子发芽后1—2个月施氮肥提苗,每亩约3-5kg氮素(折合尿素约为6-1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