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4年第68期 总第194期)
一、从源头提质,监管严把IPO“入口关”。据《证券日报》报道,截至4月8日,年内累计有102家企业上市申请终止,同比增长34.21%。其中,100家均为主动撤单,监管部门从严把好IPO入口关,倒逼申报企业提高IPO申报的质量。为适应这一变化,部分企业更为谨慎,为后续登陆资本市场预留空间。受访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IPO仍将从严审核、从严把关,节奏仍会放缓。从长期来看,随着“两强两严”监管新理念的贯彻执行,以及发行市场生态改变,拟上市企业和中介机构提高申报质量,IPO将恢复常态化,市场也将迎来更高质量发展。
二、首批科创板100指数基金获批,推动产品生态进一步完善。据《证券时报》报道,4月8日,由中信保诚基金、浦银安盛基金、万家基金、永赢基金上报的科创板100指数增强基金已集体获批,成为首批科创100指增基金。这批采用增强策略的场外基金产品将很快推向市场,进一步完善科创100指数的产品生态。科创板100指数是科创板第一只,也是当前唯一一只中小盘风格指数,成份股行业集中在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领域,聚焦信息技术、生物创新、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具备鲜明的规模特征、产业分布和成长属性,能够捕捉科创新锐中的潜力与成长机会。业内人士认为,在被动投资“马太效应”较强的市场环境下,中小基金公司更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做出有自己特色的产品。
三、聚焦产业发展,广州首个国资国企牵头组建的百亿级基金诞生。据《中国证券报》报道,4月9日,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首次对外正式发布总规模200亿元的广州东部中心发展基金,广州首个由国资国企牵头组建,专门支持东部中心建设的百亿级基金诞生。广州东部中心发展基金由两只基金群构成。其中一只基金群聚焦产业发展,总规模100亿元。该基金重点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包括“芯显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材料等领域,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另一只基金群则聚焦做强基建,总规模100亿元,重点围绕东部中心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城市更新、土地综合整治等相关领域开展投资。
四、资本向“新”聚集,服务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今年以来,A股市场融资节奏放缓,但服务科技创新的特征更加显著,募集资金多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这些行业产业正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领域。近年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资源倾斜力度加大,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在一级市场“活水”向“新”聚集的同时,二级市场上与新质生产力有关的板块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在支持形成新质生产力问题上,一二级市场正逐步形成共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离不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关市场人士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建立健全相关支持政策和服务体系至关重要。在提升IPO制度设计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包容度,提升创投资本、股权资本服务质效等制度预期之下,资本市场将持续优化服务,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资本“活水”支持科技创新的质效将进一步提升。
五、切实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近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印发《南山区企业融资扶持措施》,措施支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支持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股权融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三大部分,每部分均有相应扶持政策。在支持供应链金融融资上,明确提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融资租赁或商业保理业务获得融资的,最高按实际支付融资费用的70%给予资助,每家企业每年每类资助最高100万元,资助期限不超过3年。在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上,对计划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最高给予400万元奖励。对首次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最高给予60万元奖励,进入创新层后,最高给予40万元奖励。对“新三板”挂牌企业,并计划在北交所上市的,最高给予300万元奖励。对直接在境外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的企业,最高给予400万元奖励。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