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机场“数”说暑运
在贵州文旅融合潜力持续释放的带动下,伴随着暑运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叠加的客流高峰,贵阳机场日均旅客吞吐量不断攀升,安全服务与运行保障持续处于高位。2023年暑运期间(7月1日—8月31日),贵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05.51万人次,日均保障旅客6.54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7月18日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8月6日单日旅客吞吐量刷新2019年创下的历史记录达71758人次,实现了机场安全态势平稳可控和运输生产稳步恢复。
贵阳机场作为国家重要区域航空枢纽、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建设的航空保障,是贵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贵阳机场在主题教育中实施了航班截载时间缩减专项行动、近机位航班靠桥率提升行动、旅客服务保障流程优化行动、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员工后勤服务保障提质行动,有力推进了3号航站楼口岸功能区顺利启用,联袂打造了贵阳机场艺术时空系列活动,特别是在暑运期间推出了贵州空港艺术中心开馆首展,有效提升了机场运行效率和旅客服务质量。在这成绩取得的背后,凝聚着贵阳机场干部员工的汗水和心血,凝聚着各运行保障岗位的艰辛付出和无私奉献,他们恪尽职守、精益求精、通力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贵阳机场篇章贡献了力量。
机坪管制员
贵阳机场双跑道时刻容量由32架次/小时提升至37架次/小时,先后恢复加密至泰国曼谷、普吉、香港、澳门等国际及地区航班航线,完善至北京、上海、杭州等国内主要枢纽机场航班航线布局,开通航线177条,通航城市达107个。暑运以来,随着航班量的增加,负责机场航班排序和滑行管制服务的机坪管制员,单日指挥航班最高达520架次,日均指挥航班450架次,确保了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与高效。
运行指挥员
作为机场运行保障总调度的运行指挥员们,充分利用机场协同决策系统、依托机场运行管理委员会空地协同放行、航班分类处置、不利条件运行、关键资源统筹机制,有效提高了资源分配的精准度和廊桥周转率,贵阳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达93.92%,日均航班靠近廊桥率达到80%以上,航班截载时间缩短至38分钟(不含南航航班,贵阳机场按照行业要求对外公布的航班截载时间为航班计划起飞前45分钟停止办理乘机手续)。7月4日,贵阳机场在全国旅客吞吐量占全国1%(含)以上的机场中放行正常率排名升至第九名,创历史新高。
廊桥桥载设备操作员
贵阳机场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在登机桥配备了400HZ电源和飞机专用空调设备,供飞机靠桥后使用,以减少碳排放和机坪噪声。廊桥桥载设备操作员负责为在近机位停靠的飞机提供桥载设备的操作服务,每日需完成设备面板检查、接机设备摆放、设备接入、设备监护、空调管、电缆设备收纳等作业流程,要身背80斤的电缆进行接撤电作业近12次(接撤算1次)。即使是深夜零点后,他们依旧坚守岗位,为夜间航班提供桥载设备使用服务。暑运期间,桥载使用率达94.17%。
机务维修员
机务维修员们每天对来自60余家航空公司的150多个过站、航前和航后航班进行检查和维修,平均一个航班的作业时间大约1.5小时,需对机身、发动机、起落架、电气系统等20多个检查项目进行逐项检查并确认、签字,确保飞机处于适航状态。
灯光维护员
每架航班精准稳定地落地,每位乘客舒适安全的旅程,都离不开助航灯光的引导。这些机场“掌灯人”日复一日,每天穿梭于550万平方米,700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区域,保障十多种、11000余盏助航灯具正常运行(埋入地下线缆总长300多公里),每一盏灯具的螺栓少则2颗多则10颗,每月都需要人工徒手去紧固。
场务员
由于暑期航班密度增大,很多工作只能在夜间停航后至第2天航班计划开始前的凌晨时段完成。机场跑道在承受了白天大量航空器起降的负荷后,需要在凌晨3到4小时内完成多项维护保养,以确保机场各项设施都处于适航状态。除了跑道巡检,场务员还要定期清除飞行区300万平方米土面区的高草,清理数十公里长的排水沟,及时发现并处理飞行区内的异物,以确保飞行区整体适航。他们在旅客看不到的战场,用自己的汗水默默守护着机场的运行安全。
监护员
暑运以来,贵阳机场的安检监护队员们每天要监护进出港航班450余架次。在近40℃的机坪上,监护员们既要确保站姿标准,又要全神贯注地注意航空器周边情况,避免无关人员和物品的靠近,确保航空器安全。平均每名监护员每天监护航班8—11架次,步巡步数约2万步左右,路程约13公里。
安检员
凌晨四点,早班第一批安检人员准时抵达工作岗位。他们迅速组织接受任务部署、整理内务着装、进行航前清场和设备调试等工作准备,迈向新一天的安全检查任务。在暑运保障期间特别是当前重要保障活动明显增多的状况下,安检员们每天每人平均工作15小时,面向450至480余人开展验证、搜身工作,弯腰起身900余次。暑运期间,在执行各类安全检查工作中查获违禁品34件,贵阳机场每个通道的平均放行速度超过150人/小时,放行旅客人数接近7000人次,有效提升旅客服务体验的同时筑牢了空防安全防线。
运行监管员
为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提升服务品质,增强服务体验,机场航站区运行监管员们以日常巡检、重点区域巡检、夜间施工巡检、早高峰巡检时段,分别对三座航站楼共计37.97万平方米步巡4遍以上。每日,运行监管员平均步巡1.2万步左右,路程约8公里。在暑运保障及重要保障期间下,还会再增加巡检次数,覆盖航站区全域。
行李装卸员
客机内不到1.4米的腹舱高度也决定了装卸人员必须弯腰才能装卸货物和行李。暑运以来,每名行李装卸员平均每天在岗位上奋战17小时,至少保障20个架次的航班,约150件货物行李,重量约3吨,至少重复1300次的装卸动作,在货舱内保障一个架次至少弯腰作业50分钟,完成货物行李运输的“最后一公里”,只为能将货物和行李安全、优质地送到目的地,交到旅客手中。
登离机员/值机员
暑运期间,每位登离机员在岗16—18小时,平均每天保障14—16架次,特服旅客10人次,平均一个航班的作业时间大约一个半小时。每位值机员在岗时长15—16小时,日均保障旅客700—800人次,托运行李400—550件。每件行李的贴码、传输带运送,都凝聚着值机员们辛勤的汗水。贵阳机场3号航站楼行李自助托运设备的使用率不断提高,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日均50件自助托运行李逐步提高到目前日均200余件,约占行李托运总量的10%。
综合行政执法队员
在日常公共区属地监管工作中,综合行政执法队员们每日对机场航站楼前出租车通道、停车场等公共区重要部位日巡4遍以上,“车巡+步巡”路程约40公里。其中,每名综合行政执法员平均每日步巡1.5万步左右,路程约15公里。在机场边坡安全专项排查工作中,采取“车辆+徒步”方式,分段分组围绕机场南北向近8公里边坡及周边设施、地质环境等内容开展危险源识别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