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斜视困境,医疗、教育、慈善三方联动助贵州7岁斜视女孩“视力转正”
“别的小朋友都能笔直地看黑板,我却要歪着头,才能看清老师写的字。”回忆起过去的学习生活,7岁的小韵(化名)眼神里满是委屈。由于先天性斜视,小韵的童年被一层“倾斜”的阴影笼罩,而这场由贵州眼科医院与贵州知云里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知云里)联合发起、依托残联救助资金开展的免费救助,彻底改写了她的人生轨迹。
小韵的斜视问题在两三岁时就已显现,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再加上当时孩子小,家长也没过多在意。进入小学后,斜视带来的困扰愈发严重:上课时,她必须将身体扭向一侧才能聚焦黑板,长期的异常姿势让她看东西身体非常疲惫。
“孩子天生性格比较好,倒是没觉得她因此自卑。”小韵的婆婆说,虽然性格没受到影响,但孩子还是觉得因为斜视的问题,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为了给小韵治病,家长四处打听治疗斜视比较好的医院,却因不菲的手术费用止住求医脚步。就在他们近乎绝望时,希望来了。
4月21日,贵州普瑞眼科医院与社区教育组织贵州知云里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双方约定围绕青少年近视防控、社区儿童健康服务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医疗+教育”跨界联动新模式。之后,在一次社区健康筛查中,“知云里”的工作人员发现小韵的视力问题,第一时间联动医院眼科专家为其进行全面检查,并协助对接残联救助资金,全程打通“筛查-诊断-救助-手术”绿色通道。不同于传统帮扶模式,此次合作中,医院提供专业医疗技术支持,“知云里”发挥社区联结优势精准识别困境儿童,残联提供资金保障,三方形成高效协作闭环,让救助不仅停留在医疗层面,更延伸至家庭帮扶与心理疏导。
经过详细检查,贵州普瑞眼科医院的专家团队为小韵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手术当天,小韵紧紧攥着妈妈的手,眼里带着紧张与期待;医院工作人员也全程守候,不断安慰焦虑的家长。当医生告知“手术非常成功”时,小韵的妈妈激动地反复道谢:“没想到不用花一分钱,就让孩子摆脱了斜视的痛苦,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8月31日术后复查时,当小韵第一次清晰、笔直地看清视力表上的每一行字母,她兴奋地拉着婆婆的手笑着喊:“婆婆,现在我不用扭头也能看清东西啦!”看着孩子的变化,婆婆欣慰地说:“现在她每天放学都叽叽喳喳跟我们分享学校的事,晚上也能安心睡觉了。真的要感谢大家的帮助,给了孩子光明的未来。”
此次救助案例,不仅是“医疗+教育+慈善”三方联动模式的生动实践,更为基层儿童视力健康帮扶提供了可复制的新路径,让更多像小韵一样的孩子在多方助力下,重获清晰视界,拥抱阳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