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腿到“风光”,都是“叫得响”的威宁“特产”!

2025-03-27 17:46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立足县域产业基础,通过主导产业聚链、专业服务聚合、银税金融赋能等举措,用心用情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比较优势做强工业,推动威宁火腿、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贵州威城山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

这家从云南引进的威宁火腿加工企业,目前库存的3万多只火腿正在自然发酵,它们将经过一年的生产周期进入市场,坏品率可以控制在万分之二。贵州威城山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渊介绍,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与省内月饼企业达成合作,企业去年销售额突破了2000万元。

“得益于和优质品牌合作,我们的产品品控又有很大的提升,他们对原料要求非常高,从选腿、腌制到晾挂各个期间会带专业团队过来监督和考察,倒逼我们不断优化,同时也会带动更多同类企业对我们的选择。”李渊说。

企业2022年落户贵州,看中的除了威宁优质可乐猪等物产、适宜火腿自然发酵的气候,还有当地“威宁火腿”历史底蕴、贵州文旅热度带来的发展环境。

李渊表示,威宁火腿600多年的历史有很多故事可以去讲,这是做品牌很好的基础,再加上有技术支撑的品质作为核心竞争力,希望能够搭上贵州文旅的快车把品牌打出去。

“有了品牌,销量自然就起来了。总书记到贵州来考察,再次给出科学的指引,这对我们贵州企业来讲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未来相信一定越来越好,今年希望增加两条生产线,目标是销售额突破3000万。”

一方面立足高原山地农业基础,威宁积极发展火腿、土豆等特色生态食品产业,另一方面,作为全省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威宁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这家落地威宁12年的风电塔筒制造企业,累计总产值已超过20亿元。随着风电市场的发展,塔筒制造规格也从1500千瓦逐步提升到了7150千瓦。去年企业又投入4亿多元,开始布局下游风电新能源项目,预计今年7月并网发电。

贵州保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塔筒制造基地

“首批8万千瓦风电项目已经在建设了,总书记勉励贵州做强做优新能源产业,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贵州保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敏在采访中表示,从2013年落地威宁以来,企业设备和技术一直在不断革新,目前塔筒制造产能和产品规格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周边也形成了相关产业链,非常看好新能源市场前景。

为吸引更多优强企业入驻,威宁创新探索项目落地“帮办代办”服务、“银税互动”合作等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招引的光伏组件项目实现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耗时仅35天,并通过光伏组件这个关键环节开展产业链招商,吸引上下游9家企业入驻,去年光伏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亿元。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

威宁自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江告诉记者, 2024年通过“银税互动”合作帮助企业贷款近1.4亿元,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600多次,今年会继续优化相关机制。同时2022年建立的覆盖全县企业的一对一服务机制成效显著,今年打算在此基础上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重点企业由县领导直接包保,压实工作责任,按照总书记嘱托的,优化营商环境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