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出好茶!每一口都是山水精华
贵州多高原山地
云雾缭绕间
蕴藏着贵州茶的
风味密码
遵义红与普安红如朝霞初绽,都匀毛尖、湄潭翠芽、雷山银球茶似翡翠含露,而贵州抹茶则如一笔青绿山水,将千年茶韵与现代匠心完美融合。如今,“两红三绿一抹”不仅是茶产业的战略布局,更是一部流动的茶文化史诗。让我们循着茶香,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
“两红”:茶汤里的贵州韵味
遵义红
遵义红,产自贵州湄潭,精选黔湄系列等国家级良种,以单芽至一芽二叶为原料,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外形紧结卷曲、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果香悠长,滋味鲜爽,叶底匀嫩红亮,综合了祁红和滇红的优点。
2009年,遵义红获得贵州十大名茶评审委员会特别奖。先后获得广州茶博会、上海茶博会金奖。
普安红
黔西南州普安县:万亩生态茶山
普安红则展现了另一种风韵。
普安是世界茶源地,现有大面积的四球古茶树,被誉为“中国古茶树之乡”。普安红采自当地四球茶树鲜叶,以一芽二叶为主,采摘时间比全国其他地区早20天左右。其外形条索紧细,色泽乌润,滋味醇厚,花香明显,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鲜活,柔软完整,富含锌硒元素。
近年来,普安县着力将“普安红”打造成为中国又一知名红茶品牌,先后在俄罗斯、新加坡、北京、天津、南京、江西等地建立“普安红”运营中心13个。
“三绿”:舌尖上的春日鲜爽
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产区 (王先宁拍摄)
都匀毛尖作为贵州茶产业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贵州高原的瑰宝。
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三绿三黄”是都匀毛尖的品质特征,它不仅嫩香持久,鲜爽回甘,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含量等理化指标均高于同类绿茶标准,是贵州绿茶卷曲形茶的优秀代表。
2024年,都匀完成茶叶产量1.26万吨、产值33.05亿元,“都匀毛尖”区域品牌价值达52.23亿元,位列全国绿茶第一方阵,贵州茶叶第一品牌。
湄潭翠芽
湄潭“万亩茶海”
湄潭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在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就有“湄潭产茶且味美”的论述。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广受人们喜爱。
湄潭翠芽先后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2011年,湄潭翠芽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雷山银球茶
图片源自悠然雷山
雷山银球茶采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海拔1200米至1600米的生态茶园优质鲜叶茶青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回炒-造型-烘干-提香”的工艺,加工而成直径18-20毫米的球体特形茶,重约2.5克。
其外形为球形浑圆匀整,银绿润显毫,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明显,滋味鲜醇回甘,叶底鲜活嫩黄绿,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百年世博会中国金奖名茶。2023年,被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
“一抹”:贵州茶的新名片
梵净抹茶
铜仁江口县地处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年平均空气优良天数超过300天,这些都利于茶树内含物质的积累,非常适合制作抹茶。
梵净抹茶颜色更加翠绿,口感更为柔和鲜爽,拥有独特的“海苔味”,其茶多酚含量达到16.7%-31.5%,氨基酸含量为3.1%-10.6%,其独有品质远超国家标准。
2025年一季度,梵净抹茶出口量已接近百吨,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印尼、沙特、菲律宾和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
从“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自然馈赠,到“两红三绿一抹”的产业格局,贵州茶正以生态为底,以文化为魂,书写着中国茶产业的新传奇。这片神奇的树叶,不仅滋养着黔贵大地,更以其独特韵味,让世界品尝到来自东方的茶香。
制图: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