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黔沿|“职教‘星’力量”——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严芳:争做思政大先生 当好学生引路人
严芳,女,贵州安顺人,2014年入职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来,先后获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大中小学廉洁教育优秀教师、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等荣誉称号。2024年被省教育厅评聘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课兼职教研员。2020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省厅级荣誉表彰18次。2023年指导学生获全国“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一等奖,实现学校全国挑战杯国赛获奖的历史性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她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以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和对长征精神的深刻领悟,甘当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一名辅导员,她始终牢记“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十余年来,她给每一届学生讲的第一堂班课就是围绕“伟大长征精神”,结合学情、教法和社情深刻阐述伟大长征精神,通过以“听”为基、以“说”促培、以“读”润心、以“写”固本、以“行”验效,巧妙的将伟大长征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及学生能力素质提升等各环节,引领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与学生共成长。
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这是她常与同事分享的一句话。为了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她在担任《贵州省情》课程组长期间,带领课程组以“红军长征过贵州”为主线通过“理论探究+战役推演+会议重现+实践重塑”教学模式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精心策划“‘云’游红军长征路 重温峥嵘岁月史”红色旅游研学设计展,从长征的时代背景出发、行军的推演、经典战役和遵义会议等特定的宏大长征场景,同时,巧妙运用情景教学、实践体验、人工智能VR技术和手工非遗等多元手段,让学生感受伟大长征精神,深度领悟长征精神,进一步磨砺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筑牢学生理想信念,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教师,她深刻认识到传道授业就得有真本领,教学中她始终坚持以赛促教,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工作以来先后参与20余次教学比赛。2024年,参与了“重走长征路奋进新时代”党性教育教学技能大赛、思政教学能力比赛、中职德育课教学能力比赛,撰写的《寓“廉”于乐:在“红军长征过清镇”思政桌游课中筑牢廉洁之基》案例,荣获省级优秀案例,在年轻干部廉洁教育微课程竞赛中摘得省级二等奖,荣获大中小学廉洁教育优秀教师称号等多项殊荣。同时,她还注重多维度能力的提升,作为主编之一完成了《纪检工作实务》教材编写,在《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州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理论文章20余篇。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2024年,经省教育厅的严格遴选,她成功获聘为贵州省职业教育兼职教研员,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中,她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完成“清镇红色旅游路线图”、“红军长征过清镇”桌游,在全国“挑战杯”比赛中大放异彩,参与的实践调研成果《望来路・向新程》、《寻红色印迹,传爱国信仰》等获国赛一、二等奖各1项,省赛多项奖励。带领学生参加重走长征路社会实践获省级优秀案例2项。她创新性地运用红色桌游、研学实践、网络传播等多元教学实践途径,构建起师生全员传承伟大长征精神的崭新格局。
作为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她带领“青逐梦燃”实践队奔赴大、中、小学以及社区开展实践活动,累计开展伟大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30余场红色宣讲,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实践,涵养家国情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参加工作10多年来,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她对学生的关爱、对思政教育的热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是学生们的“知心姐姐”,也是思政教育的创新探索者,结合思政教学实践,申报获批“价值引领实践赋能:‘红军长征过贵州’融入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课研究”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同时,她还参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政课重大课题研究。多年来,她先后主持厅级课题项目6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7项,撰写学术论文20余篇,并在《贵州日报》《当代贵州》等权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推动思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展望未来,她时刻铭记肩头重任,期许每一份付出都能化作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每一次努力都能成为一块基石,为传承伟大长征精神添砖加瓦,让思政释放更多“真理的味道”,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培养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的时代新人,沐光而行,挺膺担当。
供稿: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