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黔”言·言之有理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贵州卫视政务理论部 | 2025-11-12 10:11

理论“黔”言﹒言之有理

令人瞩目的不仅是经济数据,更是中国在短时间内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这些成就,打破了‘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引领进步’的迷思。”这是西班牙《公众》日报,对“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高度赞誉。

“十四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2025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5年经济增量将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长三角,超过世界排名第3国家的总量,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考虑到中国这么大的体量和增量,又经受了世纪疫情、贸易霸凌等冲击,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嫦娥六号”实现全球第一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等等这些“第一”充分彰显了中国创新的重大突破。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纽约时报》刊文称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何以能取得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全球石化巨头沙特阿美总裁纳瑟尔一语道破了玄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卓有成效的战略远见。没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形成了五年规划的显著制度优势。从1953年开始至今,我国已经连续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不同于西方国家因不同政党上台执政,带来国家政策“翻烧饼”和“否决游戏”,中国的这种长期主义和战略规划优势是西方国家难以比拟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恩格尔对此评价说:“当中国为下一代制定五年规划之时,美国只能规划下一次选举”。

202510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新征程上的关键五年擘画蓝图。全会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同时,特别添加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表述,并将其置于高质量发展主题之前,表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经济发展依然是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其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十四五”时期,我国集齐了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20202024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到了33.6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全会明确把发展经济的重心放在实体经济上,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构建产业体系核心架构,这既是应对全球产业竞争、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选择,也为避免产业“空心化”风险,保持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二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顶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这项突破让中国在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国际竞赛中占据了领先地位,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成果不仅展现了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的强大实力,更为“十五五”期间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三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今天的中国大市场,1天之内会发生什么?超过1万列铁路旅客列车在神州大地上穿梭开行,近340亿元实物商品在网上交易买卖,超过5亿个快递包裹投送到消费者手中,有1200多亿元货物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进口或出口贸易,2.4万户新设企业如雨后春笋萌发生长……中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形成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十足的国内市场,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创新空间。“十五五”时期,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五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瞬间,但对于一个奋力奔向现代化的国家,弥足珍贵。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接续奋斗,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再创新的辉煌!

撰稿:滕明雨 史亮

导演:甘畅颖 张敬国

编辑:鄢娴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贵州行政学院

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

贵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