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肖立书:四个“狠抓”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振华力量
中国振华集团作为贵州省电子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如何发挥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加快建设电子元器件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全省的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
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摄
3月7日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肖立书在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二场集中采访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摄
四个“狠抓”具体是什么?肖立书解释道,“在科技创新方面,狠抓科技资源,倍增创新驱动力;在资本方面,狠抓资本运作,加强支撑力;在人才方面,狠抓人才资源,激发新活力;在产业方面,狠抓产业布局,打造新优势。”
中国振华集团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聚焦主责主业,初步形成了从电子材料、基础元器件、集成电路到模块组件应用开发的完整产业生态链。未来,振华还将结合智能计算转型升级的技术趋势,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迭代,在人工智能国产算力的技术体系中贡献更多贵州力量。
在资本运作方面,中国振华集团围绕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建链补链展链强链,取得了显著成效。振华科技于1997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后,集团积极谋划企业主体资产上市,先后推动4户所属企业成功上市,形成了“1+4”上市平台(1个主板+4个科创板),资产证券化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核心主业资产整体上市。5家公司的上市不仅使公司治理运作更加规范,还通过IPO和再融资,切实解决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资金问题,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本支撑。
面对地处西部、产业环境先天不足等挑战,中国振华集团高度重视人才资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才、育才、留才。集团设立“凤凰引才”千万专项资金,吸引高端人才,引进行业领军和专业博士团队等高层次人才140余人。同时,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推动“中长期激励”“赛马竞争”等激励机制,激励近千名关键核心人才创新创效干事创业。通过这些举措,集团有效激发了人才活力,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在产业布局方面,中国振华集团紧密结合贵州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战略,打造了多个具有竞争力的生产基地。在贵州省贵阳市高新区、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集团布局了锂离子三元正极材料和钠离子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累计投资近40亿元。此外,集团还在贵阳市乌当区和黔东南州凯里市布局了数字电源领域配套的功率器件IGBT、集成电路FPGA、MCU、AD/DA以及电源管理器等电子元器件和无人机舵仓控制组件,总投资35亿元,这些产品已在一些头部企业形成应用。
“目前,我们以现代能源为场景,紧盯现代能源技术发展趋势,着力持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肖立书说,贵州拥有丰富的磷、锰等关键材料和矿产资源以及充足的电力资源,这些在产业链上具有重要地位。中国振华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与贵州的资源优势紧密结合,为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贡献力量。未来,中国振华集团将继续扎根贵州,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践行三线企业“奉献国防、为国担当”的使命,以电子元器件产业生态链为核心主业,通过科技创新、资本运作、人才资源、产业布局“四位一体”资源赋能,加快电子元器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贵州“六大产业基地”建设,为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更多振华力量。
记者:杨昌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