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声 · 致敬 | 神十六乘组凯旋!钱老,您一定看到了

央视新闻 | 2023-11-01 09:46

10月31日,圆满完成神舟十六号
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
已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

10月31日
不仅是神十六乘组凯旋之日
对于航天人来说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2009年10月31日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逝世
钱老曾说:“外国人能搞的
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如今,他的这句话已然有了答案

 这些名字都与他有关 

最初在中文里,导弹都叫“飞弹”
但钱学森提出,炮弹也在飞
为了体现可控的特点,叫导弹更合适
属于火箭武器的导弹
是改变现代战争的重要武器
也是发展航天事业的重要基础

早在1967年
钱学森在一次卫星方案论证会上
首次提出了“航天”一词
从此,中国的空间探索活动
有了标准规范的专用名词

1970年,钱学森又提出“航天员”一词
当时,国外一般称“宇航员”
他说:“我们还是叫‘航天员’好
因为我们有天、海、空的领域划分
这样称呼比较规范”

 一生牵挂航天事业 

钱学森到晚年
还一心牵挂着中国航天事业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飞船顺利升空
人们将喜讯第一时间送到了钱学森的面前
此时的钱学森已经92岁高龄
始终密切关注着载人航天最新动态
在他心中,把中国人送上太空
也是自己的所愿所盼

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
成为第一位造访太空的中国人
回到北京后
杨利伟专程到钱学森家中报到

从神舟五号开始
我国每位从太空凯旋的航天员
都会来到钱学森家中
向这位中国航天奠基人报告好消息
一直到老人去世
神舟七号成为钱老一生中看到的
最后一次中国载人航天任务
如今,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
是对他最好的告慰!
缅怀,致敬

致敬中国航天人!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国家记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