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 强国有我!北京市公安局支教民警为爱“黔行”
乡村要振兴,教育当先行。为了致力全面深化定点帮扶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黔西南州乡村振兴,公安部定点帮扶办多次与黔西南州和北京市公安局专题研究支教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服务保障措施。最终,北京市公安局经过层层选拔,组建了一支由18名民警组成的具有足球、英语特长的黔西南州支教团队奔赴黔西南州,帮助当地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2021年3月18日以来,来自北京市公安局的18名民警从祖国首都到西南腹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普安县,从守护平安到任教育人,从“足球”和“英语”入手播撒梦想,他们扎根山里的6所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长,为孩子们插上放飞的翅膀。
18名支教民警分赴普安县第一中学、东城区民族实验学校、龙溪石砚小学及兴仁市第六中学、陆官小学、凤凰中学。在普安县第一中学,张梁、张宏敏发现学校里没有足球队,只有为数不多的孩子对足球感兴趣,他们就把学生们召集起来,组建了一支50余人的足球队。二人还为孩子们争取到了参加2021年贵州省“足协杯”青少年足球联赛的比赛资格。学生们没有球鞋,他们便想尽办法,给孩子们筹集到第一批100双足球鞋、200双袜子。
在普安县西城区龙溪石砚学校,李辰佳、蔡朔迅速着手组建学生足球队,第一天就有42个学生报名,他们把足球队分成三四年级一个梯队、五六年级一年梯队,低年级的重点教练带球的基本功,高年级的重点教练战术。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利用每周一至周四15点30分至17点之间的时间开展训练,氛围已经营造起来。
在普安县东城区实验学校,朱柏川与王浩男在刚到的第一周认真对接校方和老师,首先与高中部洽谈组建球队意向,第二周开始接受学生报名组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周一、周三周五17时10分至18时10分开展训练的方案,协调食堂为50名球队学生延迟开饭。
在兴仁市凤凰中学,王钢、张吉楠制定足球队员选拔机制,第一阶段便选拔出男队员17人、女队员20人,利用课外时间训练备战,并于4月19日至25日组织该校女子足球队首次参加贵州省“足协杯”青少年足联赛。
在兴仁市陆官小学,1200多学生只有一个体育老师是专业的。宋晓川、唐永鑫到岗当天就开展工作,第一周就做完全校足球发展规划,培训兼职体育老师15人。随后,他们通过设置专项测试,如力量、柔韧、球感等,从积极报名的400余人中挑选出男女球员各50人,按年龄分四个队:一二年级男女各一队,三至六年级男女各1队,第三周开训。“我们首先教他们基础训练,注重行为习惯和细节养成,训练器材、书包、衣物都不准乱放。”
在兴仁市第六中学,李伯政、袁永峰在校领导支持下开设了由男学生和女学生组成的40人足球兴趣培训班,主要针对初一、初二的球员开展每周三次训练,帮助学校挑选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教学。
……
北京市公安局支教团队的民警在两县市脚踏实地干得风生水起。普安县西城区龙溪石砚小学的学生吴嘉豪讲:“我真的特别喜欢足球,北京来的教练非常专业,他们对于足球的热情也激发了我们对足球和学习的热情,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踢足球了。”“支教团的警察老师对我们的帮扶确实很大,学生很喜欢足球,兴趣很浓。”兴仁市陆官小学校长肖胜给予高度评价。
一年半以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和兴仁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帮助下,支教民警从无到有,在6所支教学校组建了18支校园足球队,队员383人,现在各个校园的操场上都是孩子们追逐奔跑的身影,广大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热情已经被点燃,足球普及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在兴仁市凤凰中学建立了黔西南州第一支高中女子州级代表队,并多次参加省、州各项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兴仁市、普安县政府的组织下,两市县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校园足球联赛,支教民警所在的6所学校共获得各组别5个冠军、6个亚军,战绩辉煌;在贵州省足协的支持帮助下,支教民警带领的州集训队中有5名队员入围省足协驻训球队U12梯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支教民警也始终把“志智双扶”作为重要目标,在教授足球技艺的同时,给孩子们讲人生、讲理想,用亲身经历为他们打开人生新的篇章,孩子们也从最开始的沉默寡言、低头不语慢慢变成了现在的乐观开朗、积极阳光。
他们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热爱足球和英语的种子”;他们说,“如果有能力的话,真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带给他们”;他们说,“自己会奉献全部力量,让知识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结硕果。”
如今,经过努力,支教民警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学校的大力支持,也受到了在校师生和家长的热情赞扬。为爱“黔行”,北京市公安局赴黔支教的警察老师们继续前行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