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车自信“出海” “圈粉”世界
来自塞内加尔的苏拉,从事中非贸易20多年。今年,他购买了100多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准备用这些车辆在塞内加尔开展网约车或出租车服务。为此,他购置了充电桩,并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注册了公司,计划学习中国的网约车模式进行运营。
“在中国这些年,我目睹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苏拉说,他将中国视作一所大学,希望学习并带回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让自己国家的人民也能享受到这些成果。
很多外国人像苏拉一样,被中国新能源车“圈粉”。
在全球汽车产业经历深刻变革之际,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风起云涌,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中国车企正加速布局海外市场,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国际认可,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也为加快汽车产业国际合作、帮助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一场场国际车展上,越来越多外国人士驻足中国品牌展台;国外城市的道路上,越来越常见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身影;在海外投资建厂,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共同的选择……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展现出自信“出海”的新风貌。
中国电动汽车必将越来越多
“如果有人正在考虑是不是购买这辆车,我的建议是,不要犹豫、立刻购买!”在肯尼亚第二大城市蒙巴萨的一家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专卖店,当地出租车司机朱马试驾了一款中国电动汽车,感觉动力强劲、驾驶舒适。他认为,在肯尼亚的道路上,中国电动汽车必将越来越多。
长期以来,在非洲,被称为“boda-boda”“tuk-tuk”的两轮、三轮摩托车是当地交通的典型形象。如今,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登陆非洲,正逐步改变当地街道面貌。
在南非,长城、哈弗、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大量投入市场,受到消费者追捧。在埃及,今年一季度上牌的电动汽车数量达到过去3年总量的1/3,其中绝大部分产自中国。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携手当地合作伙伴开设了东非第一家比亚迪电动汽车经销店。
不只是非洲,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走向全球。
202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上,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作为官方用车,为赛事提供绿色出行服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此前,比亚迪ATTO3被英国新闻公司评选为英国2023年度最佳电动汽车。来自中国的蔚来汽车,已在挪威、德国、荷兰、瑞典和丹麦5个欧洲国家提供产品和服务。
在南美洲的巴西,今年,中国品牌汽车销售店陆续开张,制造工厂开工或升级改造。电动汽车已成为中国对巴西出口的第四大主要产品。巴西电动汽车协会报告显示,比亚迪、奇瑞、长城已跻身2023年巴西畅销电动汽车品牌。
在东南亚的泰国,当地消费者普遍喜欢中国品牌电动汽车的造型、高科技感以及高性价比。泰国新能源汽车协会会长格里萨达·乌达莫表示,2023年泰国的电动汽车年增长约690%,其中大多数都为中国品牌。
凭借高性价比、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等,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脱颖而出。据统计,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目的国涵盖欧洲、亚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等地区的180多个国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月—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5.8万辆,同比增长显著。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2%。不少外媒称赞,中国新能源汽车具备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越来越受世界认可。
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车型也越来越丰富。除纯电动汽车外,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表现出色。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国外充电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因素影响,混合动力汽车因其兼具环保与实用的特性,受到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新的增长点。2024年1月—10月,插混汽车出口22.2万辆,同比增长2倍。
不仅是乘用车,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商用车也受到欢迎。2024年6月13日,30辆新能源客车在办理完海关通关手续后,从吐尔尕特口岸出境,开往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至此,中国出口吉尔吉斯斯坦最大客车订单完成了最后一批交付。类似的“大单”并不鲜见,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商用车正在帮助更多国家解决城市交通污染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整车出口的价格逐步走高,意味着出口车型迈向高端化。例如,欧萌达(Omoda)是奇瑞面向海外市场的高端子品牌,首款电动车型欧萌达E5已登陆东南亚、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