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 | “不事雕琢——董克俊木刻插图作品展”即将开展

孔学堂 | 2025-11-04 21:16

“不事雕琢——董克俊木刻插图作品展”定于2025年11月8日下午15:00开幕,地点为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孔学堂艺文馆。特此邀请,恳祈拨冗出席为盼。

主办单位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

承办单位

贵阳孔学堂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展览地点

孔学堂艺文馆

开幕式时间

2025年11月8日(星期六)15:00

展览时间

2025年11月8日——2026年2月27日


生气勃勃的董克俊——代序 

戴明贤

画家董克俊去世,我匆匆写了副挽联送去灵堂:

少年苦病弱,濒死复享八旬寿;

老境欣丰赡,展才赢得四海名。

辞虽不工,却是他一生的概括。

克俊是重庆人,随父母先后迁居成都、贵阳。很早就患肺结核,长期住院,切除了一叶肺。我曾问过他病中的感觉,他说:“飘浮。整天像是在真空舱里,脚是虚的,踩不实。”那个时代,肺结核是首位的不治之症,我两个姐姐都死于此症。与克俊同时住院的病友,只他一个幸存者。他不仅幸存,而且活了生气勃勃的五十多年。似乎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的一个例证。

与克俊缔交于四十余年前,当时他因能画巨幅宣传画而进工厂;一九八〇年成为同事,他已是拔尖的中年画家;他进入专业后,迅速成熟,载誉遐迩。

我对克俊的人和艺,最突出的印象就是“生气勃勃”四字。他似乎要加倍弥补少年时代的缺失,对什么都兴致盎然。单位分了宿舍,他设计室内装置,不断折腾,改这变那,大动干戈,在墙上挖个假壁炉;出国回来,带了双旱冰鞋,在大院里哗哗哗地碾来碾去;还学开车。

他的版画也是生气勃勃,毫无呆气、匠气、习气。豪宕个性遇上贵州山民,相得益彰,恣肆而不失严谨。《春返苗山》《山气》等许多山民作品,都非常可爱。我曾指名向他讨过一张《醉归》,一个披擀毡的老山民,在场坝上喝足了大碗酒回家,肩挎酒葫芦,长绳牵小猪,醉醺醺的,一脸心满意足。我在乌蒙山中生活多年,这样小景再熟悉亲切不过。《雪峰寓言(续编)》插图是克俊的巅峰之作。寓言的夸张、尖刻和奇趣,令克俊的想象力和原创力得以充分发挥,刻出了一派匪夷所思的顽皮相。我是一个资深黑白版画迷,敢于断言,在全国范围的版画大家中,董克俊的这份无羁、无束的野味,是独一无二的。最后几年,克俊的兴致转向彩墨绘画,把诡异独特的审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克俊的艺术成就,当然来自他的天赋和勤奋。他对造型变形和黑白关系之“度”的感觉非常敏锐;他捏刀向木的劲儿不知疲倦。但我觉得还有并非次要的一条:他似乎是以一种儿童“认真玩游戏”的态度弄艺术,才能这样始终兴致勃勃,才能这样游刃有余,才能这样不断玩出新的趣味。我不太认同艺术必须下“苦功夫”。

生活中的克俊很阳光,像个大孩子。夫人吕恒芬聪颖睿智,是他全方位的得力搭档。恒芬与我妹妹明讃同学,我妻龚兴群一直叫他们小董、小吕。弹指四十余年过去,明讃、小董和兴群都已作古了。

2024年8月14日

【序言作者】:戴明贤,晚号适斋,贵州安顺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部分展览作品

01

02

03


董克俊,重庆人(1937-2019),历任第四、五届中国美协理事,贵州省美协副主席,贵州省文联副主席,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版画评委,贵州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贵州政协画院名誉院长。

董克俊艺术经历简表

1937年~1967年 中青年时期艺术道路的累积与酝酿

1937年 2月18日在重庆出生,父亲董学渊,银行职员,母亲郭曦明,家庭主妇。

1958年 21岁 在《四川日报》发表第一幅美术作品《战果公布了》。

1965年 28岁 作品《谈心》《有趣的书》参加第全国第五届版画展。

1976年 30岁 到贵阳红星拖拉机厂,编制是普工,实际在宣传科当宣传工。

1968年~1981年 木刻风格的探索与《雪峰寓言》

1968年 31岁 与吕恒芬结婚。1969年11月,儿子董重出世。

1978年 41岁 创作《亲密的一团》《春返苗山》《乌蒙新市》等作品,这三幅作品入选1979年举办的全国第六届版画展。

1981年 44岁 《美术》第一期专题发表《雪峰寓言木刻插图》;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创作芬兰长诗《卡勒瓦拉》木刻插图十幅。被选为贵阳市美协主席。

1982年~1991年 蜚声全国贵州民间符号的视觉重构

1986年 49岁 创作大幅面木刻《热土地》。彩色纸版作品《山气》,获第九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奖”;被聘为第九届全国版画展评委,被选为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

1987年 50岁 天津人美出版《董克俊》版画集。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播放《刻刀下的黑与白—董克俊的版画艺术》。

1988年51岁 创作《村寨》《夜郎的故事》《无极》《对话》等十五幅作品。中国美协、中国版协、贵州美协、贵阳美协联合举办“董克俊版画艺术展”

1991年~2001年 走向国际 抽象语言的锤炼与内在诗意的表达

1991年 54岁 作品《三头牛》(中国美术馆收藏)参加在日本举办的“日本中国现代美术大展“

1994年 57岁 创作水墨丙烯作品《碎片》系列《漂浮》《错位》等。代表贵阳赴澳大利亚悉尼举办两城市的版画交流展。新南威尔士美术馆收藏作品《太阳雨》,堪培拉国家美术馆收藏《雪峰寓言木刻插图》中的三幅作品。

1998年 61岁 创作水墨丙烯《女人》系列,应邀参加“深圳第一届国际水墨双年展“

1999年 62岁 1月至六月,在巴黎国际艺术城工作、考察欧洲艺术,同时画了《我在巴黎》线描、速写四百余幅,撰写《哎,巴黎!》等文章十篇,并在国际艺术城美术馆举办了“董克俊艺术展“,展出作品四十幅。

2000年 63岁 创作《都市人系列一、二、三、四》大幅水墨作品,参加了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2001年以后,跨媒介的自由书写与心性表达

2004年 67岁 创作《都市波普—精神的舞蹈》系列水墨作品十余幅,参加第四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2008年 71岁 创作《稻草人》《光明行》《头上有只小鸟》《将军》《空巢》等作品。3月,在重庆“锦瑟画廊”举办“回望—董克俊作品展”。

2011年 74岁 创作《重彩涂鸦系列》四十余幅,水墨人物二十余幅;3月,在新加坡“斯民艺苑”举办“刻刀下的黑与白—董克俊”画展。

2015年 78岁 创作《卧女》系列,水墨丙烯五十余幅,参加在西南地区巡展的“高度—贵州七老作品展“。8月,在上海“华府艺术空间”举办“情感与形式—董克俊绘画作品展”。

2017年 80岁 应邀参加贵阳孔学堂主办的“艺态--走进艺术家工作室场景式艺术特展”。